茶马古道是可与“丝绸之路”相媲美的中国古代商业路网,位处于中国西南部的横断山区与青藏高原之间,起自中国四川省的成都、雅安,云南省的昆明、普洱等地,终点为西藏自治区的拉萨以及东南亚等地。路网遍布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和西藏自治区,横跨长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及雅鲁藏布江等四大流域,是内地汉族地区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往来的一种重要方式,为中国西南地区各民族间互通有无,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 横断山腹地高山大河纵横,山势陡、高差大,海拔高,经行着一区域的茶马古道为险峻艰难,由于气候垂直变化复杂,克服瘴气和高寒成为关键难题。 烧酒具有以下几大功能: 1、高山地带活血、御寒; 2、提神壮胆; 3、伤口消毒; 4、临时补充能量; 5、峡谷地带除湿气瘴气。 由于烧酒度数高,便于马帮携带,不易变质,因此马帮在气候垂直落差很大的高山峡谷中行走,就需要带烧酒作为御寒、活血、提神、除瘴气和消毒的必备饮品。 西南地区特的自然环境,使马帮出没的横断山高山峡谷地带更有湿气、岚瘴(雾瘴)和高寒,产生对高度酒的需求。元代在全国实行禁酒,唯四川例外,原因是“以川蜀地多?瘴,弛禁酒”(《元史》卷十),清乾隆年间,四川罗江(与绵竹相邻)人李调元在所撰《函海》中的一段话更道出了烧酒的特殊功用:“绵竹清露,大曲是也,夏清暑,冬御寒,能止呕吐,除湿及山岚瘴气。明经李德扬云:‘代仪冲土物,却病比入?’盖纪实也。惟西南一线泉脉可酿此酒”。 茶马古道 烧酒和茶马古道的这种互生作用,是茶马古道得以全面翻越横断山从而征服世界屋脊带的一个重要原因。北京大学陈保亚教授根据对茶马古道多年的考察,将酒与茶马古道的这种互生关系概括为以下规律:“一方面”运茶马帮要长距离的翻越横断山,克服高寒和湿瘴,有待烧酒的出现;另一方面,烧酒的出现有利于运茶马帮大规模翻越横断山,克服高寒和湿瘴。” 酒在茶马古道上的意义不止于此。北京大学汪峰教授比较了:“茶”、“马”、“酒”这三个词在汉藏语言中的分布,分析了其中反映出的不同语言群体在“茶”、“马”、“酒”上的关系,并进而探讨了其中反映的文化传播关系,结合民族之间存在一个共同的“茶”、“马”文化圈,而“酒”文化圈则有多个。 茶马古道上最重要的物质莫过于茶,而其基本运载工具莫过于马,“茶”、“马”这两个词在汉藏语言中的分布和历史联系透露出这两个物质文化因子在茶马古道上的民族人群中的联系方式。由于语言地理关系可以反映文化上的关联,这一研究的意义在于从语言的角度论证了茶马古道网络的客观存在,显示了酒在该网络上发展的基本模式,这一模式就是:各地的名酒,除了技术层面的原因之外,其不可代替的价值在于各地特有的原料:水。李调元《函海》说“惟西南一线泉脉可酿此酒”,其内在精神,正与此结论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