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重要居住在云贵高原东端余脉的大娄山、武陵山及大巴山方圆10万余平方公里区域,散布于湘、鄂、黔、渝毗连的武陵山区。汉族人大批迁入后,“土家”做为族称开端涌现。咂酒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域广泛风行的一种奇特的饮美酒习俗。 土家族咂酒具有丰硕的表示形态、悠长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内涵,作为土家族物资文明的结晶和精力文明的外化,是一种主要的民族文化载体。 咂酒的传说。传说源于明代,土家族士兵赴东南沿海抗击倭寇,百姓送行,置酒于道旁,士兵经过酒坛,吸饮一口便可前行。嘉庆年间鄂西长阳土家族诗人彭淦写了《竹枝词》描述此酒俗:“蛮酒酿成扑鼻香,竹竿一吸胜壶觞;过桥猪肉莲花碗,大妇开坛劝客尝。” 贵州印江土家族祭风神时,先将作为就义的牛用酒灌醉,牛角牛尾挂鞭炮,点炮后让牛环绕神树狂奔,宰牛者突袭将牛砍倒,再将茅草人砍倒后立即扔掉刀,跳进河中回避,谓之“掩杀”。 土家族的议婚礼仪很庞杂。前列步“瞧样子”,也叫“看长相”。第二步是求婚。男家请媒人连去三次,前列次把带的伞倒立于门外,女家收了礼品,并把伞顺过来,表现可以斟酌;否则免谈。第二次媒人仍将伞倒立于门外,女家将伞拿进火塘房,即可持续进展。第三次登门,女家将伞拿进闺房,用甜酒煮3个荷包蛋请媒人,媒人按理数吃两个,剩一个奉还。接着主人杀鸡斟酒待客,表现亲族与舅家已答应。媒人带回喜信,男方备办酒肉送至女家,女家请亲戚吃“放口酒”,也叫“开恩酒”。第三步是“讨红庚”,即取女方“八字”。男方备办酒肉托媒人送至女家。第四步定亲,俗称“插矛香”。男方择吉日送酒肉彩礼到女家正式订婚。双方各自在家祭祖,供品必备酒。祭祖毕,女方摆酒宴请亲友,相当于公告,以免再有求婚者上门。第五步是拜年,未婚夫逢年节的双日去女家拜年,带酒肉礼品。其中的猪腿肉上如有尾巴,含义是请求年内结婚,岳父如赞成就留下猪腿。如果不赞成,就割下尾巴,塞进未来女婿的鞋里。一般要未婚夫再三要求方允。 土家族婚礼典礼相当盛大,婚礼与成年礼一起举办。婚前一日行冠礼,新郎穿戴一新,先行祭祖,然后摆酒宴,由九个未婚小伙祝酒道喜,媒人给新郎敬酒一杯,同时说八句敬酒词。女方冠礼在家举办,寨中姑娘来“伴嫁”,吃“戴花酒”。席间,伴嫁姑娘向新娘敬酒,要哭得有声有色,表达出深厚的情义。行冠礼当天,男方把酒肉和礼品派一行人送至女家。男方迎亲队伍往女家,女方设酒关盘唱答辩。新娘出门前吃“离娘饭”,席间哥嫂陪父母给新娘敬酒,俗称“哥嫂酒”。新娘接收谁的酒,就要哭诉和谁的情义。迎亲花轿回来路上,新娘家的亲戚要抄小路“拦阻”,所以男方要在一些“关隘”渡口处预备好酒宴,接待这些拦轿送亲的人们,叫做吃“茅宴酒”。有的女亲因为路远,没有赶上吃“茅宴酒”,就一直追到新郎家吃“赶脚酒”。花轿抬到家门口,由土老司摆案祭祖奠酒三杯。拜堂后新娘要跨过“七星灯”,即在筛子中摆七个酒盅,点为七盏灯。新郎新娘在洞房饮“交杯酒”,伴郎和伴娘闹洞房,双方对歌,输者罚酒,不肯认罚又无人代喝的强灌。 鄂西土家族妇女生了头胎,男家去娘家报喜,带酒和鸡:提红公鸡是添了外孙,提红脖母鸡是添了外孙女;双胞胎需提两只鸡。 婴儿出身后,前列个到婴儿家的是“踩生人”。踩生人跨进家门,主人立即装烟倒茶,煮甜酒鸡蛋接待,并要另择吉日,专摆酒宴致谢。 土家族把建新房看作“立百代基业,安千载龙阁”的大喜事,上山砍梁木时,主家给木匠米酒等礼品,选中梁木后,先奠酒祭树,方砍伐。锯好梁木,缠上红绸,给每个抬梁的小伙子敬酒三杯,点燃鞭炮,一气抬到工地。日后再与树主商讨价格,叫做“偷梁木”。上梁时,两个歌师分坐大梁两端,一边饮酒,一边对歌,互相问答,歌唱风水宝地,预祝家业旺盛。 土家族的饮酒习俗,是土家族文化的主要载体,具有丰硕的表示形态,悠长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内涵,融诗歌、传说于一体,集礼仪、哲理于一身,是土家族非物资文化遗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应得到进一步的发掘、掩护、弘扬和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