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一提起葡萄酒的生产者们,人们往往会联想到酿酒师、种植者、酒庄主、葡萄园,酒庄主可能身兼酿酒师、种植者与销售的职责,在属于自己的葡萄园里辛勤工作,常年与葡萄园相伴,轻松、悠闲,享受着葡萄园的美好时光。以上种种对于一些产区也许是可能的,但是对于勃艮第葡萄酒产业来说,又多了一些属于勃艮第特有的模式。 葡萄酒的种植与生产的几种模式: 1. 酒商模式(Negociant-Eleveur): 勃艮第的酒商在整个勃艮第葡萄酒的产出上占有绝对优势,特别是海外市场,更是酒商们的乐园。酒商们在勃艮第扮演的角色,也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演变。早期的酒商所扮演的角色,更多是作为装瓶者与葡萄酒培养者,渐渐的他们购入葡萄园,参与到酿造与种植工作中。当然在商业上他们扮演着销售的角色,不仅销售自家生产的酒款,也会帮其他独立酒庄进行分销。勃艮第最大的几个“地主”,都是大型酒商,他们在经营的过程当中不断的收购葡萄园,以直接雇佣或签订其他协议,来雇佣更多的酒农生产葡萄酒。有足够的资本引进最新的技术与设备,改良葡萄酒的生产环节,最新的设备大多是首先出现在酒商的酿造车间。 酒商想做出伟大的葡萄酒也非常不容易,以采购葡萄来说,这是每个酒商每年最重要的商业活动,专人常年流连于勃艮第大大小小的地块,以每年的天气为依据,判断不同地块的长势,以合适的价格购入最期望得到的葡萄,好的葡萄往往非常抢手,有的酒商一掷千金为了得到自己最心仪的葡萄,酿造出最符合酿酒师预期的葡萄酒。良心酒商的葡萄酒往往质量非常高,而且很弱的年份也会有惊喜。 2. 独立酒庄模式: 酒庄主拥有自己的葡萄园,自己种植与酿造,自行装瓶,甚至自行销售葡萄酒,独立酒庄往往位于勃艮第金字塔最顶端的那一部分。回顾历史,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之后,葡萄园才渐渐为富裕阶层所收购。经过战争与大规模病虫害的洗礼,最顶级的酒庄得以保留,顶尖的酒庄似乎总是比酒商酒略胜一筹。 站在金字塔顶端的酒庄酒,在自己家族中代代相传,在传承中不断积累经验,且专注于自己地块的开发,挖掘该地块的特色,演习自己酒庄的风格。不过一些不是非常知名,不能卖上高价或者销路不好的酒庄所面临的情况就相对严峻,没有足够的资金更新设备,没有足够的费用支撑起全年的交流学习,这样的独立酒庄所出产酒款的品质大多不及酒商酒,但是随着勃艮第葡萄酒被全球葡萄酒爱好者热捧,一般情况下,葡萄酒的销路都非常不错。 3. 酒农模式: 酒农拥有葡萄园,自己种植,但是没有足够的财力购得酿造与陈年的设备,只能直接以葡萄或葡萄汁的形式销售给酒商,也可以与酿酒合作社合作酿造葡萄酒。这些酒农专注于种植葡萄,以提供优秀的葡萄为第一目标。如果经营比较合理,有足够资金购置酿造与陈年设备,酒农模式就会升级为微型独立酒庄模式,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小酒庄。葡萄园的打理、种植、酿造、装瓶、销售及会计等工作全由一家人负责。笔者的一位同学就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有几公顷并不是特别出名的葡萄园,一家人的主要工作仍然是以葡萄园为核心,一名女儿在大学学习种植与酿造专业,以实用为导向,另外一名女儿在学习会计和葡萄酒贸易,经常拿出自家酿制的酒分给同学们喝,葡萄酒已经深入到她们骨子里。自己家总会酿制一些尝试性的酒,甜酒、起泡酒只为家庭享用。 4. 佃农模式: 由于葡萄园的世代继承问题,有一些葡萄园主的子女并没有意向继续葡萄酒的种植与酿造。这样葡萄园就会荒废下来,随之佃农这一模式应运而生。佃农没有自己的葡萄园,以租赁的形式进行葡萄种植,以最终收成的一定比例作为租金或者直接支付租赁费用。很多的租约都建立在亲戚、邻居或者其他的各种关系基础之上。拥有优秀酿酒技艺与理念的佃农,如果能租赁到一块具有潜力的葡萄园,那最终摩擦出的火花也是非常惊人的。 5. 酿酒合作社模式: 在50年代盛极一时,现在也不乏非常出名的合作社,合作社是以酿酒技术与设备共享为基础,加入合作社后,酒农将收获的葡萄交由合作社酿造、培养、装瓶与销售。 叙述完以上几种模式,如果看您觉得有一些复杂的话,那还请坚持一下,因为勃艮第的复杂不仅限于此。 如果作为一名酒商,在拥有大量葡萄园的情况之下,我将其中一部分葡萄园租赁给佃农,佃农每年会回馈一些葡萄,这里就要考虑佃农是否经验老道,是否能产出高质量的葡萄。做为酒商,我也从其他一些葡萄园或酒农手里购入相当量的葡萄,再加上自己葡萄园的产出的话,已经有三种模式的酒可以选择,再加上不同地块、不同等级葡萄园出产的葡萄酒已经让人眼花缭乱。 如果作为一名独立酒庄庄主,在经营好自家葡萄园基础之上,购入一些其他酒农所出产的葡萄,酒庄负责这部分葡萄的榨汁、发酵、陈年,这时葡萄酒带有酒农与酒庄双重特性。如果购入的为已发酵完成的葡萄酒,在自家陈年、装瓶,这就要考虑酿酒师的技术与经验。这样也就产生了三个系列。 这里只举出这些例子,事实上,勃艮第比你想像的还要复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