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在唐朝人的饮食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人们聚餐宴饮、约会酌觞以及礼尚往来,都离不开酒,酒是那个时代的首选饮品。唐朝的酒从不同的酿造渠道生产出来,并分离出若干品类,其中葡萄酒更是从无到有,进而又走向辉煌。 唐朝的酒品丰富,酿造者众多,加上社会需求量日益扩大,唐朝的酒不断向高标准和深层次发展,最终涌现出一些名冠海内的地域葡萄酒,显示出当时酿酒界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有关内地始酿葡萄酒最早的记载是出现在《南部新书》丙卷,书中说“太宗破高昌,收马乳葡萄种于苑,并得酒法。仍自损益之,造酒成绿色,芳香酷烈,味兼醍醐,长安始知其味也。” 唐以前,中原地区很少见到葡萄酒的酿造,人们饮用的葡萄酒多为西域贡送,由于路途遥远,传品甚少,所以《太平御览》卷972《果木部》有言:“葡萄酒西域有之,前代或有贡献,人皆不识”。自唐太宗开通西域,葡萄酿酒技术从边疆传递而来,唐土内地才开始试酿葡萄酒。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一、唐朝葡萄酒开始蔓延 唐人酿制葡萄酒,其方法虽取自西域,但一开始就加进了内地的技术成分,更适合中国特色。 《续博物志》中有一句引用唐人孟诜的话,“葡萄不问土地,但收之酿酒,皆得美好。”由此可以看出,唐朝人普遍掌握了葡萄酒的酿造技术,且许多地区已经开始酿制葡萄酒。 1、河东葡萄酒 自唐试酿葡萄酒成功之后,河东地区很快就发展成为葡萄酒的主要生产基地。三晋汾水之间,葡萄种植增多,产酒亦多,故而唐人谈及葡萄美酒,总喜欢眷顾河东。 关于河东葡萄酒,有诸多资料可参考,据《唐国史补》卷下记载:“酒则有…河东之乾和、蒲萄”;《新唐书》卷39《地理志三》记载,太原土贡有“蒲萄酒”;《册府元龟》卷168《帝王部》也记载,开成元年以前“河东每年进蒲萄酒”。 除此之外,唐诗也多有描述。白居易《司徒令公分守东洛移镇北都》有“燕姬酌葡萄”的诗咏,自注:“葡萄酒出太原”;刘禹锡《蒲桃歌》有着更生动的描述:“有客汾阴至,临堂瞪双目。自言我晋人,种此如种玉。酿之成美酒,令人饮不足。” 2、西域葡萄酒 西域是葡萄酒的原产地,自古以来就出产上好葡萄酒。唐朝西扩以后,很多西域城邦都归属于唐王朝管辖,成为大唐领土的一部分,西域出产的葡萄酒因而得以广传华夏。 《旧唐书》卷198《龟兹传》记述:“龟兹有良马、封牛,饶蒲萄酒,富室至数百石。”龟兹是古代西域国名,地处今新疆库车县一带,唐朝征服西域后,在此置安西都护府,统辖四镇,龟兹也就成了唐朝西部葡萄酒酿造的中心。 与龟兹邻近的西州交河郡亦产优质葡萄酒,交河故城,在今新疆吐鲁番市。《新唐书》卷40《地理志》记载,“土贡”物品中就有“蒲萄五物酒浆”;另据《太平广记》卷301引《广异记》记载,汝阴男子曾在当地见识过“车师葡萄酒”, 车师为古地名,遗址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唐属西州。 3、凉州葡萄酒 受西域酿酒的影响,位于河西走廊的凉州也开始生产葡萄酒,并形成可观规模。元稹《西凉伎》诗云:“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稠。葡萄酒熟恣行乐,红艳青旗朱粉楼。”诗中描写的凉州风貌与饮酒活动甚有关联。 张说为凉州都督府长史元仁惠题写铭文,曾以“教溢河湟,不饮蒲萄之酒”为举证,赞扬他为政清廉。 由于出品优良,西凉州的葡萄酒还曾贡送京师,列于皇家饮品之中。李濬《松窗杂录》记载:开元年间,玄宗与太真妃在兴庆池赏花,“上命梨园子弟约略调抚丝竹,遂促龟年以歌。太真妃持玻瓈七宝盏,酌西凉州蒲萄酒,笑领歌意甚厚。”杨贵妃对饮食格外讲究,她饮用的葡萄酒选自西凉所产,足以证明凉州葡萄酒的品质之优。 二、唐人畅饮葡萄酒 由于唐土能够自产葡萄酒,且饮者渐多,诗家吟咏也更为广泛。刘复《春游曲》中即有“细酌蒲桃酒,娇歌玉树花”的讴歌;李白对葡萄酒也格外钟情,《襄阳歌》有云:“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遥看汉水鸭头渌,恰似蒲萄初酦醅。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对酒》诗亦云:“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有唐一代,葡萄酒作为一种新兴的酒类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 有唐一代,葡萄酒成为军旅中最受欢迎的美酒,尤其在边塞地区,风寒劳苦,狼烟时起,戍卫者对葡萄酒尤为渴望,以至于军前犒赏、帐下痛饮,都要高捧葡萄酒觞。 高适在凉州从军时曾有记述,“军中无事,君子饮食宴乐…觞葡萄以递欢。”李颀诗中亦有形象描述:“黄云雁门郡,日暮风沙里。千骑黑貂裘,皆称羽林子。金笳吹朔雪,铁马嘶云水。帐下饮葡萄,平生寸心是。” 面对葡萄酒,唐朝军人总是显得那样兴奋,所以王翰会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的慷慨吟唱;贯休也以“蒲萄酒白雕腊红,苜蓿根甜沙鼠出”的诗句来衬托边塞风貌,诉说“男儿贵展平生志”的强烈意愿。 当此之际,大漠塞外,烽火城边,传觞葡萄美酒,释放男儿气概,已形成军旅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