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不醉人人自醉,茶不清心心自清。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说到饮品,必然以茶与酒为代表,见于寻常百姓家,又凝结着中国的文化,折射出中国人的两种性格。 “茶类隐,酒类侠”,茶使人清醒,酒让人迷醉。 然而,饮酒与饮茶,喝的都是一种心境。 正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茶不清心心自清。 01 喝酒,总是在心境大起大落时。 高兴了,喝两杯助兴;心烦了,来几壶浇愁。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胸中怀一腔豪气,美酒灌入,心境更加开阔,心情更加爽朗。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忧愁时,痛饮一壶好酒,暂时忘却人世间的纷扰烦忧。 文人骚客独自畅饮美酒时,酒是暂时脱离世俗的媒介。喝到酣畅淋漓,酩酊大醉,醉后“无思无虑,其乐陶陶”。 一人饮醉,亦或有不得已而为之的辛酸。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面对曹魏的覆亡,又不肯与司马氏合作,只能借醉酒来避免激烈冲突,全生避害。 人在世间,多少无奈,幸有美酒相伴,暂解烦忧。 三五好友相约痛饮烈酒时,酒是加深感情的纽带。俗话说,感情深,一口闷。 酒逢知己千杯少,遇到志趣相投的朋友,感情越喝越深。 酒,代表着真性情。 酒后的人易吐真言,自然流露出内心真实情感。 酒,代表着热情豪爽、狂放不羁的性格。 不拘小节,不屑算计,懒争蜗角小利。 侠者如酒,嫉恶如仇,一往无前,无惧无畏。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02 喝茶时,心境平和,波澜不惊。 曾有一位官员在饮茶时说:茶乃人生,茶叶在壶中沉浮,似是人生之沉浮。 独自泡上一杯茶,看茶叶在沸水中旋转、升腾,又落下,最终沉在杯底。 揭开盖子,一杯清茶已成,香气清雅馥郁,沁人心脾。 初饮微苦,再品回甘,然后茶香萦绕齿间。在这细细品味中,心境淡如清风。 喝茶,是浮华之后的素朴,是热闹之后的静默。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经历了饮酒的浓烈与痛快,用饮茶来抚平酒后的身体不适,以及心中的躁动不安。 喝酒后,精神亢奋,有千言万语欲倾吐,甚至引吭高歌。酒,也助成了诗人笔下的潇洒诗篇。 喝茶后,人往往保持沉默。人生真味,也就在这不言中了。 “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喝茶,从淡淡的苦味中品得一丝甘甜。平凡朴素的生活中自有真趣,豪华落尽见真淳。 茶,代表着沉静稳重的性格,老成持重。 智者如茶,看破了人世间的虚华,淡泊名利;心境寂然,超脱通透。 03 酒与茶,一动一静,一为活泼、一为沉稳。 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两位诗人,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性格分别似酒与茶。李白如酒,杜甫更近茶。 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云:“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酷爱饮酒,狂放不羁,藐视权贵。趁着酒兴,大笔一挥,立成飘逸出尘的诗篇。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杜甫则对酒十分警惕,曾言“临歧意颇切,对酒不敢吃”。 杜甫生性持重谨慎,饮酒节制,文质彬彬,对尊长恭敬从礼。诗文沉郁顿挫,工整浑厚,透着理性的光辉。 道家的两位先哲,老子如茶,庄子则如酒。 看着世人沉浸在热闹喧哗中,老子却孑然沉默,似朴拙木讷。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老子》第二十章) 老子为智者,冷静沉默。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庄子的心灵则徜徉在天地之间,尽情驰骋想象,想落天外;语言汪洋恣肆,洋洋洒洒。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心灵自由超脱,达到“独与天地精神之往来”的人生境界。 茶与酒,代表了中国人的两种性格,也都能助成艺术人生。两者互补,又可并存,豪爽似酒的人也会冷静沉着,淡泊如茶的人也会有真性情之洒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