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伴随着海量温情资讯的催泪弹,各种暖心的理性饮酒科普暖贴也在满天飞,但纵然如此,酒驾的行为依然屡禁不止,报端上还是出现了八岁男孩急性酒精中毒的新闻。为什么全社会对不良的饮酒风尚深恶痛绝,但因不理性饮酒而导致的酒精危害事故却屡禁不止? 有一种观点认为,饮酒风尚是体现社会文明进步和文化特质的一面镜子,而笔者认为,它本质上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极限形态,不同生活方式下人们有不同的饮酒习惯,然而理性饮酒作为美好生活方式的共性特征却是一致的,尽管理性饮酒的内涵和方式也各不相同。 按照世界通行的方式,理性饮酒首先是要适量饮酒。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参考数据,每人每天适量的酒精摄入基准量,男性是25-30克,女性是15-20克,折合白酒是50-60克,葡萄酒为200克左右,但每个人的体质对酒精的耐受度不同,所以具体适宜的酒精摄入基准量也各不同。白酒行业还有一个“醉酒度”的研究,根据整体性、模糊性的逻辑学认知,提出不同品质的酒,即使同一个人在相似的情境下引用不同品牌的等量的酒,饮酒的舒适度和醉酒的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适量饮酒从分析学的角度看,本身也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但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个人经验作出基础性的判断。 理性饮酒其次不要危害他人,酒后驾车危害公共安全,诱劝未成年饮酒致死致残,以及酗酒危及他人生命、酒后聚众斗殴危害社会治安等等,都是全人类共同抵制,甚至通过法治手段明令禁止的。这是理性饮酒的底线,全世界的认知都是统一的,但在中国,陋风陋习仍有残余,呼吁全社会共同抵制,也希望相关的法治也能逐步健全,并再次呼吁,对于诱劝未成年者也能像酒驾入刑那样得到强力制止。 理性饮酒的另一层含义,是饮酒与工作的关系。酒是社交的融合剂、催化剂,推杯换盏之后,人们的距离彼此拉近,看似不好沟通的事情都开始变得可以变通。此时,酒又成了人们推进社交工作效率最有效的工具之一,于是乎各种商务用酒应运而生。大部分人在酒后的沟通和决策具有非理性的色彩,尽管许多决策本质上也是非理性缔造出来的,但它一定是有先决条件的,那就是酒要适量,决策本身也是在感性和理性之间形成了一种平衡。不仅在商务领域,在个人社交,以及政治、外交的活动中,酒都是一把双刃剑,适量饮酒方能趋利避害。 不过,理性饮酒最富有色彩的,是酒的情感文化属性,不同的理性饮酒习惯体现出了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尽管西方的酒神精神是以“悲剧精神”为基调,但理性饮酒的习惯是建立在科学分析量化的基础之上,并表现为递进的仪式感。中国的酒文化却是以“合欢”为基调,既有“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欢快,有“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沉郁,也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通透,其最高的形态是哲学和艺术的自我体现。有学者认为中国的诗歌、书法、戏剧等等许多艺术创作都是在微醺的状态下完成的,而饮多少酒才到微醺,抑或多少量是在理性范围内,从《起居注》到《红楼梦》都有零星的记载,但流传更广的却是“李白斗酒诗百篇”和武松饮下十八碗酒后景阳冈打虎的豪饮。 为什么豪饮为成为中国酒文化最具影响力的的一脉酒风?在《论语》中,有孔子“唯酒无量不及乱”的记载,《孔丛子》也有“尧舜千种,孔子百觚”的论断,认为酒也是检验一个圣人的总要标准。曹植甚至在《酒赋》认为,“庶民以为欢,君子以为礼”,酒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中是不可或缺的。 所以,中国式的美好生活离不开中国式的理性饮酒,它的内涵既有物质属性的一面,在这一点,中西方基本相同又略有差异;它也有情文化属性的一面,中国人倡导酒以合欢的快乐文化,因此才有了“盛世酒兴”的历史传统。 总之,中国式美好生活,离不开中国式理性饮酒,祝愿所有网友和酒民在新的一年,宁可喝的少一点,也要喝好一点,理性饮酒,畅享美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