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是个好客的民族,过去到壮族村寨任何一家做客的客人都被认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几家轮流请吃饭,有时一餐饭吃五、六家。平时即有相互做客的习惯,比如一家杀猪,必定请全村各户每家来一人,共吃一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务必备酒,方显隆重。其酒有家酿也有购自圩市。民间称15度左右的酒为“单酒”,30度左右的酒为“双酒”,60度左右的为“三花”;称米酿者为“米酒”,木薯酿者为“木薯冲”,榨甘蔗制糖的副产品为“糖泡酒”。壮民们爱饮米酿双酒,称为“米双”,许多县乡干部和农民美称“米双”为“土茅台”。古老的饮酒风俗和礼仪今亦从汉。 有的壮族地区在婚礼过程中,男方给女方送的订婚礼品中必须有米酒12斤。女方受礼,请亲友女宾吃订婚酒。之后,岳父择日宴请女婿,在酒宴之间考察女婿人品、才学。酒过三巡,女婿必须逐一给长辈敬酒。饭后,女婿逐一给长辈请安。这时,主家给女婿端来一碗酒,称为“漱口水”。女婿拿起调羹对他说:“两人过河互相扶,壮家打鱼要均分,宴会席上要平等,主人食来客不饮。”与“呼郎”一人一匙,将酒饮完毕。结婚前10天,男方送钱、糯米、猪肉和米酒两斤给女方,称“报喜日”,协商聘礼(通常有钱有肉有米,并有酒100斤)。婚礼非常隆重,头一天在女方家置办酒宴,婚日在男方家置办酒宴。在壮族接亲仪式中。酒和歌几乎占了全部的内容。接亲的那一天,女方家在正门梯阶的每一级都要摆上一碗酒,这叫“拦梯酒”。还在门口摆上三碗酒,这叫“拦门酒”。在拦门酒的后面,站着三至五名当地最著名的歌手,构成坚固的城池,来抵御男方派来接亲的队伍。接亲队伍领头的常常是一位壮年男子,骑着高头大马,歌才出众、酒量超人,人们习惯尊称为接亲伯。来到女方家的门梯下,熟练地用一首山歌表白自己的身份和使命。紧接着,女方歌手便以歌盘问,从盘古开天、壮族的婚姻历史,到新社会的婚姻法和计划生育等,无所不问。每问一首,若接亲伯能顺利唱答,女方家便把阶梯上的一碗酒拿开,并让接亲伯登上一级阶梯;若是接亲伯有哪首对不上,便要喝下这碗酒,才能登上阶梯。 不管是以歌行进还是喝酒登梯,接亲伯总要竭尽全力,奋不顾身地“冲锋陷阵”,把他带来的接亲队伍引进亲家的大门。当晚饮酒猜拳,唱歌通宵。次日早上,在把新娘接出家门之前,要举行“搬酒杯”的仪式。这时,新娘在内房梳妆打扮,房门虚掩着,紧挨着房门口摆着一个八仙桌,桌上放着72杯酒,接亲伯必须对答女方歌手盘问的72首歌。在一问一答的歌唱中,若是接亲伯答对了一首,便把一杯酒搬开,若是哪一首答不对,他就要喝下那杯酒。桌上的72个酒杯全部解决,然后才能搬开桌子,推开房门,把新娘请出房子,接出家门。在壮族宴席上敬酒的方式有“串杯(交杯)”、“交臂”、“转转酒”和“半酒”。双方相互敬酒,互饮对方杯中的酒,称“串杯”或“交杯”。 广西大新县等地,主客相互交臂后,各饮自己所执杯中的酒,称“交臂酒”。主客围桌而坐,相互之间同时敬酒,各人饮其身旁亲友杯中之酒,称“转转酒”。许多县乡干部(尤其多民族的县)把这种酒称之为“民族大团结”。每有远方来客或故友重逢,壮族人就以“半酒”形式表示对来客的挚诚和尊敬。“半”即喂的意思,各自用酒匙在自己的酒杯中舀上酒,送到客人口中.客人也是同样回敬,就这样,各人都把自己杯中的酒“半”给对方喝。按壮族风俗,喂是出自内心的崇敬和爱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