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酒的王国,酒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酒,品种多样,色泽纷呈而且产量丰富,堪称世界之最。与此同时,中国又是酒文化的圣地,在中国饮酒的意义远不止口腹之乐,更多的时候象征的是气氛,情趣以及心境。关于饮酒,全国各地也有不同的习俗,许多区域为了体现好客的习俗,把劝酒甚至把客人喝晕、喝吐、喝倒视为热情的一个重要象征,然而过量饮酒不仅容易伤身也容易误事,这就背离了待客的初衷。 作为社会人,交际应酬在所难免,通过微醺的酒精可以适当的拉近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可以创造一个较为融洽的氛围。酒往往也与诗词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唐代李白斗酒诗百篇,流芳千古;宋代李清照沉醉不知归路,佳句众多;古人出征以及得胜归来更是少不了美酒的助兴,似乎唯有“玉碗盛来琥珀光”才能表达心中的感情。早在《诗经•豳风》中就有介绍美酒养生的句子:“为此春酒,以介眉寿”意思是用酒帮助长寿。近些年来,科学研究也表明适度的饮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也有利于舒缓情绪,因此我们说饮酒并非不好,只要适度,小酌不仅可以怡情也可以有利身心。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如何饮酒、何时饮酒也是有讲究的。在中国古代,人们不仅注重酒的品质,也懂得节制饮酒,甚至非常讲究饮酒的情境因素。古人认为身体不适、过分忧愁或盛怒之时都尽量不要饮酒,否则会损害身体健康。 近些年来,一些不良的酒文化却让本来看起来很美的饮酒习俗变了味道。酒桌上你不喝酒就是“看不起人” “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动不动就搬出“酒逢知己千杯少”这样的名人名言来替自己劝酒壮胆,这类看似热情的劝酒词实际上误导了许多人,碍于面子本来实在不想喝却不得不喝。其实真正感情深的朋友往往更能照顾朋友的感受,鞋子舒不舒服只有脚知道,自己有多少的酒量也自己最为清楚,在已经到饱和状态时,遇到一定要把你喝翻的朋友,也着实是令人头疼的事情。不管是官场酒文化还是民间酒文化经常弥漫着过度饮酒的氛围,导致了这一不良酒文化在中国甚嚣尘上。 归根结底,喝酒还是要根据自己的量来决定,毕竟真正的友谊并不是通过酒精来考验的。过量的饮酒不仅误事而且伤身,更有一些不负责任的人甚至劝开车的司机喝酒,令人无言以对。要理性饮酒,首先要从适时、适量饮酒做起,也从自己做起,倡导良好的酒文化。喝酒时,小酌怡情也能增感情,切莫过度饮酒。不仅要爱自己,爱家人,也要关爱他人。不强制劝酒,不过量喝酒,逐步形成新的酒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