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冬季,进入过年节点,酒局饭局模式开启,酒是必不可少的。在节日的喜庆气氛之下,即便平日里不喝酒的人,多半也会“闷”两口。那么古人过年是怎么喝酒的呢? 夏商周三朝虽然统一了,但交通、通讯极度不便,所以各地的风气之间有较大的差别。及至春秋战国,中国处于决裂状况,各国割据一方,也是各有各的“玩法”,至秦时,中原再次统一,秦始皇开端给原各国遗民制订规则,风气之流才逐渐地合流下来。 到了汉代,过年的风气、日期及情势等,已经趋于稳固,喝酒已经有了主流的规则。 汉代,人们以椒柏酒“分岁”。椒柏酒的作用相似于现代的保健酒,是用椒花、柏叶等原料泡制的酒。古人过年时喝椒柏酒的历史很长,自汉朝至南北朝,椒柏酒的位置极为稳定。北周诗人庾信作诗,“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就是反应这种饮椒柏酒的情景。 到了魏晋时代,酒的品种中又增长了,即“屠苏酒”。与椒柏酒雷同,屠苏酒也有一些传说的影子,所说多饮屠苏酒,能预防风行病、瘟疫之流,甚至有些护身符的作用,给人带来好运,远离灾病。古人们在守岁时,也是要饮酒的。守岁这个风气的源起,有两种说法。一说守岁是从魏晋南北朝时代发源,另一说,汉代人就已经有了守岁这个习惯,到后来更加广泛而已。 魏、晋朝之后,守岁发展成为了一种固定的年俗,年关时饮酒之风更盛。 唐代,全国的经济出现爆发式增加,国度安宁祥和,人们对过年的发生了新的懂得。老百姓日子过得舒坦了,便开端享受起人生。如前人们把燃放鞭炮等手腕作为驱鬼避邪的方法,唐人视之为娱乐,而酒,则更是不可缺乏的过年物质。 唐人经济实力雄厚,自然不会再像前人一般,年节时只有椒柏酒、屠苏酒等“保健类”的酒品供选择,各类酒品可谓一应俱全。唐人饮酒,相较于之前,是有非常的范围和档次的,皇族更是如此。宫闱之内,不仅有奢华酒宴,行酒时还有助兴节目,如歌舞、诗歌颂和。而寻常百姓饮酒,一般是不会挣钱买的,多属于自酿,饮酒亦不再是为了防疫、治病,只是为过年凑个热烈。 北宋时,过年一般一天要喝两遍酒,除了晚上自家人团坐在一起喝酒守岁外,在白天,邻里之间还会互相邀请对饮,谓之“别岁”。除了喝酒,邻里之间还会互相馈送酒食,谓“馈岁”。 宋代之后,过年时,不光是喝酒助兴,还涌现了许多创新的娱乐节目,风行的是掷骰子。大人坐在一起喝酒,小孩则围在一起放鞭炮,放完鞭炮后,缠着大人要压岁钱。 在清代,喝酒已经不仅仅是为了辞旧迎新,已经被赋予了更多含义,喝酒也被人们寄托了社交的欲望。过年时,人们请客送礼,提着好酒拜年的风气一直沿袭至今。 除了酒的品种不断变更之外,饮酒也有许多规则讲求。汉代过年时,饮用年酒时要看时辰,一般是大年初一早上东方太阳微露时开端喝,其时鞭炮声开端响起。 古人敬酒之时,顺序分明,但与现代做法有着差别。 古人敬酒的顺序是让家中年纪小的孩子先喝,后敬长者。为什么会定这种规则?因为年事小的孩子,过年了就长一岁,值得庆祝;而老年人过年了意味着变老了,不值得庆祝,所以排到后喝。 现在敬酒,须先敬长者,然后才轮到年青人,后年纪小的,有时甚至弄不到酒喝,但古人的敬酒次序,与之相反。 过年喝酒在民间有三个高潮:送灶、守岁、元宵。 送灶——选在腊月二十三日。传说灶神爷是玉皇大帝派驻凡间的一个神,控制各家的吉凶祸福。这一天灶神爷要回天庭,所以家家户户这天要送他上天,同时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在送灶神前,人们要先祭灶神,在灶神爷面前要放上贡品——酒,水果和麦芽糖。酒是为了使他醉,免得他多说话,糖是为了让灶神爷的嘴变甜,向玉帝说好话,然后点上香烛,祈祷一番,祭祀就算完毕了。送灶完毕,祭过的酒、水果、糖能力为全家人享用。 守岁——大年三十除夕夜,既是旧岁之末,又是新岁之首,这一夜不睡,喝酒守岁。这时候喝的是“守岁酒”。 元宵——正月十五上元节,灯节。 节日来临,喜庆的花灯布满大街小巷,人们结伴而行赏灯的同时,也有年味儿浓重的“饮灯酒”运动。明末清初,顺德的“饮灯酒”开端在民间风行起来,并在每年正月初八至元宵节期间举办。因为这是一年中举家团圆、令人愉快的时刻,各家各户在祠堂前张灯结彩,大摆宴席,全村父老乡亲欢聚一堂,开怀畅饮、吃“元宵”,元宵又称汤圆,取名团团圆圆之意。至此,春节运动才美满停止。(起源:酩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