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科是昆虫纲双翅目之下的一个科。该科生物通常被称为蚊或蚊子,是一种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纤小飞虫。绝大多数蚊科的雄蚊以植物汁液为食,雌蚊则外寄生于其他生物表面,使用刺吸式口器刺穿宿主的皮肤以吸取血液。其宿主成千上万,主要为脊椎动物,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等。有些种类的蚊子还会寄生于节肢动物。 【实验过程】喝啤酒前后都只被蚊子咬一次 晚上10点,记者与在体育东村居住的小魏,在育秀广场旁边的草地上做试验。草约有3厘米长,相隔5米就种有一棵树,是蚊子较多的地方。草地靠广场一侧有一排花圃,记者和小魏坐在其中一个花圃边上。记者身穿白色T恤、浅灰色五分裤、人字拖鞋,露出胳膊和小腿以下部位。小魏的穿着和记者基本相同。 半小时内,我们的身体都没有明显移动,只是手脚偶尔变换姿势。昨晚10点12分,记者的脚背被蚊子咬了一口,很快长出一个红色小包。此后,直到10点半,都没有蚊子叮咬记者。小魏则一直没有遭到蚊子的“攻击”。 记者拿出准备好的6罐啤酒,每罐330毫升。昨晚10点半到10点40分,记者和小魏各喝完一罐啤酒,没有吸引到蚊子。10分钟后,记者和小魏再次喝下一罐啤酒,仍然没有受到蚊子的“青睐”。直到11点,记者和小魏每人喝完第三罐啤酒后,蚊子都没有往我们身上扑。 昨晚11点30分,记者和小魏打算离开,不料记者的小腿被蚊子“亲了一口”。记者以为啤酒开始发挥作用了,和小魏在花圃下继续坐了半个小时。到了零点,我们都没有再遭到蚊子的叮咬。两人各自回到室内。 记者住4楼,楼下是成排的树。记者坐在卧室的电脑桌前,拉开窗帘,打开卧室阳台的门。平时总会有两三只蚊子在卧室徘徊,今天也不例外,但没有叮咬记者的任何部位。记者联系了小魏,小魏说,他在室内的情况也和平常差不多。直到凌晨2点,记者仍然没有吸引到蚊子。 【专家说法】蚊子叮人,倒是跟人的体温有关系 厦门市消毒站的骆站长从事蚊虫防治工作多年,对蚊子的习性非常了解。他说,其实蚊子一直都在我们身边,并不是只出现在夏季。之所以人们觉得夏季蚊子多,是因为夏季人们穿得少,易被蚊子骚扰,所以才觉得蚊子多。正常情况下,一年中蚊子最爱咬人的时段是开春和秋末,因为这两个时段,蚊子需要吸血完成它们的生殖营养循环。 会吸血的蚊子都是雌蚊子,雄蚊子只吸树脂。开春时,雌蚊子会和雄蚊子在黄昏时交配,交配完雄蚊子便会死去。雌蚊子只需交配一次就能终生产卵,它们需要不断吸血来促进卵巢发育。秋末是雌蚊子吸血的第二个高峰期,它们吸完血后,把血液转化成脂肪储存,找个地方躲起来过冬。 不同的蚊种想吸的血是不一样的。有些蚊种专叮咬禽畜,有的则只吸人的血,还有一种既吸禽畜的血又吸人的血。这种交叉吸血的蚊种,易把禽畜的疾病传染给人类。 “喝啤酒的人更容易招蚊咬,这个说法不靠谱。”骆站长说,现在很多人都觉得,蚊子根据人的血型、气味等来选择叮咬对象,其实这完全没有科学依据。是否招蚊子,和喝啤酒关系不大,而是要看所处地方的蚊子数量和蚊子种类。蚊子叮人,跟人的体温倒是有一定关系,它喜欢和人体体温相近的生物。“现在有一种灭蚊器,就是模仿人的体温来吸引蚊子,之后将蚊子消灭。” 招蚊人群:蚊子爱叮什么人,与血型、性别并无直接联系。坊间、网上流传说,蚊子最爱叮咬五类人: 1.汗腺发达、体温较高、喜欢流汗的人。这类人血液中酸性增强,体表乳酸值较高,对蚊子产生吸引力。蚊子的触角中有一个受热体,流汗的人肌体散热快,也会对蚊子产生吸引力。 2.运动、劳作的人。这类人呼吸加快,呼出的二氧化碳相对较多,会在头上约1米的地方形成气流,蚊子对此比较敏感。 3.喜欢穿深色衣服的人。蚊子之所以昼伏夜出,主要是因为有趋暗的习性。人穿着深色衣服,在夜间便会呈现一团黑影,蚊子会追逐而去。 4.小孩、孕妇。小孩新陈代谢快,易遭蚊叮,老人正相反。此外,美国一项医学研究显示,孕妇遭蚊子叮咬的机会比其他女性高一倍。 5.化妆的人。大多数化妆品都含有硬脂酸(脂肪酸的一种),发胶、护手霜、洗面奶等化妆品对蚊子的诱惑力非同寻常。 【防蚊攻略】 1.检查家里盆盆罐罐、地漏、下水道、花盆等处,及时清理积水,定期喷杀虫剂,水生植物或者敞开式鱼缸要勤换水,不给蚊子生存空间。 2.大量运动、出汗后,及时洗澡,保持皮肤清洁。 3.户外活动时,尽量穿长衣长裤、袜子。 4.被蚊子叮咬后,及时用碱性物质如肥皂等在红肿处涂抹,可起到中和作用,有效止痒。 5.在炎热的夏天尽量穿颜色比较浅的衣服。 6.一个品牌的驱蚊产品在连续使用两个月后需要更换,因为蚊子会对同一种气味免疫。 7.蚊子害怕橘红色光线,所以在室内安装橘红色灯泡,或用橘红色透明彩纸包裹灯泡,能产生很好的驱蚊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