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大曲”是全国8大名白酒之一,但是说到洋河镇,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可以说,洋河镇是孕育洋河酒的处所,一起来看看吧! 洋河镇在江苏省北部的泗阳县内。历史上,洋河镇傍依古黄河,腹卡徐淮公路,地理地位十分主要。早在唐朝,薛仁贵之子薛猛就在此镇守,后设游击衙门,历代沿续。洋河镇又素有“酒镇”之称。早在四百年前,洋河镇上的十来户人家,就以酿酒为生。常年辛劳忧郁的酿酒工,在一天劳累之后,一家人总要围在一处,摆上一碟咸菜,酌酒消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酒与洋河镇人结下了不解之缘。这里不论男女老少都能喝上两盅。酒量大者二三斤是不在乎的。 美酒之乡,必有佳泉。洋河酒取水于镇上的“美人泉”酿制而成。如有外乡人到酒镇作客,热忱的洋河镇人会首先给你盛上两大碗白酒,他们陪你一饮而尽的时候,便会侃侃谈起“美人泉”的传说:过去洋河镇上住着一个财主,一日三餐非酒不食。他每天都要让一个叫美菊的丫头去街上沽酒。一日,美菊正预备沽酒时,一位饥饿的老人把枯瘦的手伸到她面前。好心的姑娘轻轻把钱塞给老人,从一口井里盛了一瓶清水带了回去。说来真怪,财主喝着清水,竟连称好酒。从此,美菊总是把钱分送给穷苦人,再把清水带回去。后来,狠心的财主知道了这事,他为了独霸这口泉井,把美菊推入井中淹逝世了。镇上的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仁慈的姑娘,就把这口泉井称做“美人泉”。四百年来,洋河镇人一直是取“美人泉”的水来酿制味醇、香浓的洋河酒的。 确切,洋河酒是很美的。明朝诗人邹缉曾吟道:“白洋河下春水碧,白洋河中多沽客。”在苏北民间传播着这样一副对联:“酒味冲天,飞鸟闻香化凤;糟粕落地,游鱼得味成龙。”不过,这个功绩不能完整记在“美人泉”的账上,在很大水平上,它反应了洋河人民的聪慧才智。 洋河镇,不仅以美酒荣享盛名,还以它的十里长街和七十二座寺庙蜚声海外,其中的棋圣楼、孔子庙,建筑之雄伟,绝不亚于镇江的金山寺。洋河镇的东门外还有一座东岳庙,200年前道士芦赞在庙前搭一戏台。每当鼓乐齐鸣,十里外都余音缭绕。有人说,因为芦赞是半仙之体,故有此奇迹,这当然是谎话。其实真正起作用的是戏台下的二十四口酒缸,发生了共识。 也许是凡酒乡的人都有自己的风气习惯吧:洋河镇人有过“酒节”和酿“白头酒”的风气。每年冬至后,镇上的人都要到“美人泉”边过一次酒节,这是为了纪念美菊姑娘的。酒节这一天,镇上的人都在“美人泉”边饮酒歌舞,男女青年更不会放过这个谈情说爱的好机遇。从“美人泉”边回来,家家户户都要选十斤刚开锅的热酒,参加白糖,深埋地下,等到女儿结婚那一天,再取出来招待亲朋。大家频频举杯,祝贺新婚夫妇白头到老,这就是“白头酒”。 那日正赶上“酒节”和“白头酒”节。过去的黄土小道已被光滑平坦的柏油马路所取代。摩肩接踵的人们,沐浴着冬日温暖的阳光,喜气洋洋地向集镇涌去。小镇周围阡陌纵横,河网交织,茁壮的麦苗一片青绿。宽敞的街道上,大菜场、影剧院、百货大楼、文化中心站等一排排高大的建筑鳞次栉比,其振兴之势大有历史上的十里长街气派。当然,酒镇究竟是酒镇。繁荣的大街上,较有特点的还要数一座座造型别致的“酒楼”、“酒馆”和“酒家”。 “美人泉”到了。一座古色古香的六角小亭依偎着一口直径约为三米的泉井。我在井旁访问了一位老师傅。他先拉我在一席方桌前坐定,满满地斟上两大杯“洋河”,我这个没有酒量的人慌了。老师傅哈哈大笑道:“慢慢喝吧,今天是好日子,不喝酒,酒镇人是不答应的。这是咱们酿酒人的性格。“”好,喝!” 我沉浸在微醉的高兴之中。千百年来,酒与人们生涯是分不开的。在洋河镇上,在醇酒飘香的“美入泉”边,我如同一个一无所知的孩童,在古镇的历史长廊里找寻一种难得的遇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