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当前消费者对白酒产品需求趋向于低度化和时尚化,中国低度白酒新发展周期或正在到来。低度白酒能为中国白酒行业破解什么难题? 低度白酒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市场的“渴望”。日前,白酒低度化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成为行业讨论的热点。与此同时,随着当前消费者对白酒产品需求趋向于低度化和时尚化,中国低度白酒新发展周期或正在到来。 低度白酒能为中国白酒行业破解什么难题? 低度白酒成市场主流 中国酒自古以来就是低度化的,随着蒸馏技术发展和饮酒方式改变,白酒逐渐演变成了中高度,一度以52°、53°左右为主流。 随着时代需要及酿酒技术进一步发展,白酒追求的低而不淡、低而不寡成为现实。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低度白酒不同于曾经的低度酒,这是在更高技术层次、更新消费体验基础上的低度化。 低度白酒是中国白酒顺应计划经济需求的时代产物,1975年,河南省郭宗武采用低温法和提高基酒质量、加香泥板、回酒发酵、中高温曲配合使用等措施,成功研制出38度张弓酒,开启低度白酒时代。 随后,五粮液和双沟等名酒企业在低度白酒也取得重大成绩。五粮液受华罗庚“优选法”启示,攻克了低度白酒技术难关,完成了实验研究,将52度五粮液成功降到38度和35度,并在低度白酒研发、生产、销售上取得专业化、规模化、系列化的发展。 从现在旺盛的市场需求看,低度白酒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产品,它丰富了白酒产品系列,能够更多元化地满足不同消费层次、不同年龄阶段的市场需求。 当前,在一般消费者心中,高度高端白酒占据了他们对优质白酒的印象。但很多人想不到的是,从启动研发至今已40多年,低度白酒已经在市场上占绝对主流。 中国酒业协会的数据显示,1975~1980年,低度白酒产量不足1%,到1980~1985年产量达到20%,1980年到1990年50度以下的白酒占到总产量的50%以上,2000年至今已经占到了90%以上。 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宋书玉也对《华夏酒报》记者证实,当前,50°以下降度白酒和低度白酒占到消费市场90%以上,42度以下的白酒,接近了整个总产量的50%。 今年上半年,中国第一白酒板块川酒利润增长23.4%。从销售数据中发现,低度白酒销量业绩向好。京东商城五粮液旗舰店,45度五粮液销售节节攀升;天猫商城,45度五粮液已成五粮液销量第二大单品,仅次于52度五粮液,泸州老窖38度1573、郎酒旗下小郎酒、丰谷酒王,均是一路畅销。 破题国际化和年轻化 从当前中国白酒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来看,白酒国际化是一个摆在白酒行业的重要课题,但迟迟未能有效推进。在名酒企业领跑行业增长的情况下,挤压式增长将是未来新常态,这意味着,走出去是白酒企业的一种必然选择。 如何破解此难题呢?低度白酒或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当前国际主流洋酒的度数一般是在40°左右,畅销全球的威士忌、白兰地尤为如此,同时,同时国外市场对引进高度酒(40度以上)都有严格的限制,这也意味着中国白酒要走出国门,打开国际市场,必须去降低度数。 国际市场的烈性酒消费特点,决定了中国低度酒的发展未来。不过,当前中国低度白酒的市场、影响力还非常有限,特别是相距洋酒的发展,差距还很大。加上我们的国际化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国低度白酒所持有的技术优势,品质优势以及竞价比优势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因此,借低度白酒开拓国际化只是一种理念,我们更应该站在面向世界市场的广度,研究新的消费需求,引领转型升级趋势,提升中国开拓国际化市场的的品质保障。 但低度酒对白酒国际化无疑是有希望的。宋书玉称,低度白酒是稀缺中的稀缺,将开启中国白酒世界之旅,创新消费文化,开启健康、快乐饮酒新时代。在消费升级、消费文化创新理性健康饮酒的时代背景下,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指引下,在让中国制造,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号召下,中国白酒是中国智慧制造和中国制造的典型代表,中国低度白酒制造创新必将迎来新的春天。 除了国际化,我们还应看到低度白酒对年轻化的破题意义。李曙光曾观察到一个现象:中国人25岁之前以低度酒为主,25到30岁喝酒的度数逐步增加,35岁以后随着年龄、阅历、对中国文化理解的加深,喝的白酒会增加,55岁以后又呈递减趋势,所以白酒消费的年龄结构呈“纺锤型”。 中国年轻消费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中国白酒企业一直希望抓住这个群体,适应现代市场发展的新需求。由李曙光的思路出发,我们看到,年龄与选择酒类的度数有着密切的关系,年轻化与低度化有必然的联系,开发低度酒必能有效打开年轻人消费市场。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人们的饮酒观念也开始发生变化,白酒低度化、饮酒理性化、健康化成为时代发展趋势。传统白酒大多度数高、味重、口感刺激、易醉,相较而言,利口、轻口味的低度白酒更能符合和满足年轻消费者的饮酒需求。 低度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