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形似水,性似火,萃五谷之精华,采日月之灵气,以高粱为肉,小麦为骨,甘泉注血,历得烈火中烧,经得岁月历练,终得一杯佳酿。 关于白酒度数,我们通常这样来划分,50°以上属于高度白酒,40~50°属于降度白酒(又称中度 白酒),40°以下称为低度白酒。然而,关于高度白酒和低度白酒的优劣问题,很多朋友都有些疑惑,有人觉得高度酒纯度高、不上头、醒酒快,有人认为低度酒酒精含量少,对身体伤害小,双方各执一词。那么白酒度数到底是高的好,还是低的好呢?今天小编带你来看看白酒提度、降度那些事儿! 白酒提度 一部历经千年酿酒史 大约在公元前5000-3000年时候,中国就出现了谷物酿酒,也就是最初的黄酒,估计才几度。 宋代,人们逐渐掌握了用酒曲酿酒的方法,酒的度数得以进一步提高,能达到十多度。北宋时期,辽国、金国等进驻中土以后,首创出蒸馏酒,真正的白酒出现了。 明朝时,发酵酒再次兴起,华夏传统的酿酒工艺进一步发扬,但蒸馏酒技术也进一步发展。据传,明嘉庆年间建造衡水木桥时,衡水城内有家“德源涌”酒店,很有名望,建桥工匠常到此聚饮,饮后赞曰:“真洁,好干!”后取名:“老白干”。所谓“老”,是指历史悠久;“白”,是指酒质清澈;“干”,是指酒质纯净燃烧检验不留水分(酿酒工艺高超,酒度高达67度)。 到清朝时,统治阶级对高浓度和极度抗寒的蒸馏酒情有独钟,因此入口辛辣、浑身发热的蒸馏酒渐渐替代了香醇浓郁、后劲很足的发酵酒。 到了民国时期,白酒度数仍然高达60度以上。民国23年(1934),高达67度的老白干酒就曾代表中国白酒参加过巴拿马物赛会,民国37年(1948)还在匈牙利展出。据1951年6月王文广撰写的《专卖事业教材上》记载,“专卖机构批发酒度为62度,零销酒商售酒规定为六十度,不得减低度数,违者与私酒论。”可见当时贩卖低度白酒是件违法的事儿。 白酒提度,就如上文所说,主要得益于蒸馏技术的发展,如果不是蒸馏技术的应用,也许你现在喝的还是十多度的发酵酒,哪里来的高度酒、低度酒之争呢? 白酒降度 一曲健康需求的离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经济基础十分薄弱,为了缓解当时粮食短缺的窘境又能满足人们对白酒的需求,国家有关部门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积极发展40度以下的低度白酒。1979年第三届全国评酒会将质量上乘的39度双沟特液率先命名为国家优质酒,从此低度酒正式进入了消费者视野。 现在,随着人们饮酒频次的逐渐提高和对身体健康的关注,低度白酒又开始流行起来。以67度的高度酒著称的衡水老白干酒也开发了低度系列白酒,如39度的十八酒坊醇柔二十年、衡水老白干古法二十年、衡水老白干红五星等等。 从技术上来讲,白酒降度的难度甚至超过白酒提度的难度。因为白酒中酒精和水占了98%,剩下2%的微量物质溶解于酒精当中,它们正是构成白酒风味物质的来源,主要包括酯、醛、酸等,这些微量组分中,有一部分物质溶解度对于酒精含量的变化比较敏感,在白酒加水稀释(术语叫做“加浆”)后,酒精含量降低,部分物质开始析出来形成沉淀,使得本来透明的酒液浑浊、失光,影响了白酒的美观。 为了去除这些沉淀,通常使用吸附法、冷冻法和蒸馏法等来净化它,但这样一来不但除去了绝大部分白酒的香味物质,其他难溶于水的高沸点物质亦会同时被除去,造成酒体变淡、后味短的问题。因此过滤沉淀后还要用优质、特点明显的调味酒进行细致的调味,这样才能保证低度白酒“低而不淡”、“低而不杂”、“低而不浊”的质量。 高度低度,孰优孰劣?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其实白酒度数的高低在不影响白酒的独特风味的情况下,全看个人喝酒的口味和习惯。如果一个人爱喝67度的衡水老白干,自然觉得39度的古法二十年不够带劲儿,而喜欢喝39度古法二十年的人,自然也会觉得67度的衡水老白干不够柔。 男人喝酒,大都只图一个痛快高兴,既如此,喜欢什么酒喝什么酒全看个人爱好,高度低度,那都不是事儿! 白酒提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