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之神奇,不仅因为它在酿造进程中与大自然的融会,更因为它能滋润人之情绪思绪,点燃文学的灵感火花。 诗仙李白在《月下独酌》第二首中这样写道:“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苏轼《寄黎眉州》诗云:“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其归隐之情黯然吐露。在《清明怀友》的“诗酒襟怀憎我独,怨言情感似君痴”中,秋瑾对友人的无穷怀念之情显露无遗。 于是,诗酒之缘,自古难分,身为千年酒城,诗卷里的泸州别样动听,随便采撷一二,便已令人陶醉于诗香酒韵之中。 唐代宗永泰元年(文章起源华夏酒报公元765年)五月,杜甫自成都浮流东下,至泸州而居,杯中杯外,都为这座酒城而深深折服,“诗圣”不由雅兴大发,挥毫写下《泸州纪行》一诗:“自昔泸以负盛名,归途邂逅慰老身。江山照眼灵气出,古塞城高紫色生。代有人才探翰墨,我来系缆结诗情。三杯入口心自愧,枯口无字谢主人。” 有名词人韦庄在唐亡后入前蜀为官,位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在泸州时,他常与文人挚友相会,畅饮美酒,和诗填词。酣畅淋漓之际,韦庄写成《菩萨蛮》一首:“泸川杯里春光好,读书万卷偕春老。清酒一壶提,此时心转迷。黄莺休见妒,枝头喜相扑。一醉卧残阳,弥菱我醉痴。” 写泸州老窖酒的诗,影响较大的,还是要算清代有名诗人张问陶(号船山)。他一生爱酒,遍饮各地佳酿。在泸州,他为杯中美酒和酒城神韵而陶醉不已。清乾隆五十九年冬,他即将出发分开泸州,于酒酣而恋恋之际写就《泸州》三篇,其中道:“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衔杯却爱泸州好,十指寒香给客橙。” 而使泸州真正得名为“酒城”的原因,同样与诗有关。1915年护国战斗成功后,朱德同志作为护国军旅长驻节泸州城。期间,他不仅对这座历史名城悉心掩护,还组织成立“振华诗社”,写就了很多壮美诗篇。其中之一道:“护国军兴事变迁,风烟交警振滇滇,酒城幸保身无恙,检点机韬又一年。” 自此,泸州的“酒城”之名就传颂开来,从诗卷里淌入人们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