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盛传鲁酒薄而邯郸围的故事,此故事与春秋时期酒文化有莫大的关系,出自《淮南子》。 《淮南子》云:“楚会诸侯,鲁赵俱献酒于楚王,鲁酒薄而赵酒厚。楚之主酒吏求酒于赵,赵不与,吏怒,乃以赵厚酒易鲁薄酒,奏之。楚王以赵酒薄,故围邯郸。” 这个典故本意是讲鲁酒味淡薄,与赵国本不相干,赵国的国都邯郸反而因此被围,后遂用“鲁酒围邯郸”,比喻无端蒙祸,或莫名其妙受到牵扯株连。 同时,“鲁酒”也成为普通酒或劣质酒的代名词。《稗史汇编》附会说:“中山人善酿酒,鲁国有人取其糟回来渍以成鲁酒,冒充说是中山酒,被中山人发觉,所以酿酒味薄称鲁酒。”庚信《哀江南赋序》:“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刘筠《秋夜对月》诗:“欲消千里恨,鲁酒薄还醒”,都是借用鲁酒薄的含义来泛指味薄之酒的。 宋黄坚庭《观秘阁苏子美题壁》中曾引此典故:”鲁酒围邯郸,老龟祸枯桑。” 此典故不仅仅讲了一个历史故事,同时也曲折的透露出春秋时期对“酒质”已有要求,并且开始讲究酿酒的质量的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