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历代文人墨客大多喜欢喝酒,“三国演义”中的豪杰更是海量,个个千杯不醉,古代人喝的酒是什么酒?有什么度? 在元代以前,就是到南宋为止的酒都是发酵酒,度数不高过二十;大多是十度以下的米酒,发酵后就过滤而得;故有“李白斗(十升)酒诗百篇”,“绿蚁新醅酒”之类的诗句,像武松过景阳冈喝的那十八碗酒都是二十度以下的,甚至是十几度左右。 用蘖酿出的酒被称为“醴”,是甜酒,酒精度很低,所以古人才说“小人之交甘若醴”,而用曲酿造出来的才是真正的酒,酒精要重一些,酒精度大致在10%到18%左右,酒的味道因为制作工艺的不同而所有不同。但是醴和那时的酒都是黄酒。 到了元朝,出现了蒸馏酒也就是烧酒,把酒曲发酵酿造的酒再蒸馏一下,得到度数更高的酒,大致酒精度有50%,这和现在的酒比较相似了,如果想感受一下,去个北方小城要二两“两毛烧”,体会一下古酒的味道。小作坊两毛烧的做法和古法差不多,不过现在可能不止“两毛”那么便宜了吧)。 说烧酒是元朝时才有的,是依照李时珍的纪录,不过在白居易等人的诗里已经有了“烧酒”一词,并且对山西汾酒历史的考证似乎说明早在元以前的南北朝时就有烧酒了,因此武松三碗不过岗有可能是早期的烧酒吧,不然十几度的酒不会有那么大的力量。 古代的酒由于酿造工艺和传统习俗的影响,大多度数较低,更倾向以酒养生,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人动不动就用坛喝酒,不是酒量好而是度数低,酒精含量少。今天的介绍就先到这里了,更多酒文化的介绍继续关注本网后续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