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而各个时代的酒文化也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酒文化不仅有自身的物质特征,也有千百年来品酒所形成的精神内涵,是制酒饮酒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特定文化形态。 酒文化中的“酒道” 有茶道,武有武道,酒,亦有酒道。中国古代的“酒道”,精髓就是“中和”二字,主张对酒无嗜饮,这与庄子的无所贪酒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庄子主张饮酒有节,酒可以饮,但要饮而不过,饮而不贪,饮似若未饮,绝不可太过,故谓之“和”;和就是平和谐调,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饮酒要饮到不影响身心,恰到好处,有乐而不误事,才能被称之为“和”。 酒文化中的:“酒德” 我国自古以来就强调酒德,酒德即指饮酒要有节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就说到:“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一曰造也,吉凶所造也。”这一定义是从酒的社会功能角度作出的。 酒既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需要,又是一种能促进或刺激人们情绪。如何能使饮酒行为掌握得恰到好处,那就要靠“人性之善恶”,也就是酒德了。 酒文化中的:”诗魂” 中国酒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辐射面极广。中国酒尤其是白酒,具有水的形态、火的性格。中国文化精神的形成和酒有着密切关系。 中国的诗魂即是酒魂。酒文化不仅与道家精神息息相通,跟儒家文化、礼教文化同样也密不可分。中国酒文化和艺术创作,尤其是书法创作、音乐创作也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酒与艺术合则双美,离则两伤。 在文学艺术的王国中,酒有独特的功效,它对文学艺术家及其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人大都嗜酒豪饮,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李白自称“酒仙”,欧阳修自号“醉翁”,辛弃疾“总把平生入醉乡”,曹雪芹“举家食粥酒常赊”。 酒是中国古代文人艺术创作的重要素材。文人借酒宣情、借酒言志、借酒浇愁,品评人生:曹操“对酒当歌”,孟浩然“把酒话桑麻”,范仲淹“把酒临风”,苏轼“把酒问青天”。李杜诗文中,写到酒的,李白有170首(篇),杜甫有300首(篇),如果没有酒,中国文学史就会黯然失色。 酒文化中的:“旅游” 中国酒文化具有丰富的旅游内涵,从纵的方面看,源远流长的中国酒文化早已积淀为旅游资源。酒文化属旅游资源两大类型中的人文旅游资源。比如武汉的黄鹤楼,古时为酒楼,三国时代即建于黄鹄矶头,作为酒文化结晶的黄鹤楼,千百年来一直是旅游胜地,屡毁屡修;琳琅满目的历代咏赞黄鹤楼的诗词楹联书画题刻,表明黄鹤楼之游是文化旅游,黄鹤楼是历代文化旅游的热点。因历史而形成的酒文化景观是纷呈的,从历史文化旅游角度看,重大或特殊的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也是旅游资源,比如著名的“鲁酒薄而邯郸围”的故事。 从横的方面(地域、风情、民俗等角度)看,千姿百态的中国酒文化已经成为或正呼唤着我们去挖掘而使其成为旅游资源。《醉翁亭记》有云:“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欧阳修一语道破了中国酒文化与中国山水旅游资源文化的融合,将饮酒之乐与游赏山水之乐合二为一,是高层次的酒文化,也是高层次的旅游文化。尽管这种雅文化的普及面目前还不甚广,但它终究是连绵不绝的文化传统。 酒文化中的:“健康” 纵观我国酒文化的历史,酒在人们生活中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节日庆祝,亦或是故友重逢或者忧思难忘,都离不开一个酒字。我国酒的历史上至夏商,直至当今社会。唐朝时李白斗酒诗百篇,更有“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需饮三百杯”。宋时陆游有诗曰“一饮五百年,一醉三千秋”。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酒,天之美禄也。面曲之酒,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遣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说明饮酒“少则益,多则害”。 “醉酒”、“拼酒”这种低俗酒文化的流行,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以酒道引领酒文化的正确发展,促进人们对酒驾事故频发的反思,正确地对待饮酒已经迫在眉睫。 结语 “酒文化”一词,是由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于光远教授提出来的。酒文化是以酒为特质载体,以酒行为为中心的独特文化形态。中华酒文化在不断发展,物质文明的进步,心态观念的变迁,社会制度的更迭,成为它变化运行的内在动因; 而现代文化的冲击和外来文化的切入,成为它变化运行的外部环境。在这种内应力和外应力的共同作用下,中华酒的物质内涵、精神观念、载体结构、功能价值不断调整变化。 酒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