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无量,不及乱,出自孔子。意为诸事皆有尺度、标准,只有喝酒没有尺度没有限度,一个人的酒量有大有小但不要到达乱(醉酒)的水平。 酒是不可或缺之物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商夏杜康造酒之说更是深刻人心,酒与我们的生涯生生相息。民间有言:无酒不成宴,无肉不开席。可见酒是生涯中不可或缺之物。 然而也有酒色财气,人生四戒之说。把酒名列其中究其原因是酒后无德之人失去了自控才能,失去把酒言欢、高山流水之姿,尽现泼皮耍赖、妄语不休之丑态。那么能够在酒桌上有所自控,尽其情谊而又能言谈举止包括雅致,乃是翩翩君子之所为,正如先贤孔子所言“唯酒无量,不及乱。 文人墨客多爱酒 其实,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酒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它的确存在不利的一面,但也有值得确定的一面。适量饮酒,小而言之可以舒筋活血,强身健体;增长友情,调节氛围;其次,酒也能激发人的创作思维和想象,诗仙李白“斗酒诗百篇”;画圣吴道子,作画前必酣饮大醉方可动笔,醉后为画,挥毫立就;书圣王羲之醉时挥毫而作《兰亭序》,成为传世珍品。 文学作品中不乏对“酒”的描述,《水浒》中林冲借酒驱寒、借酒浇愁、借酒泄愤,将酒赋予了深入的社会内涵;《三国演义》中曹操“青梅煮酒论豪杰”、关羽“温酒斩华雄”等。诗歌中的“酒”更是不胜枚举,如陶渊明的“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李清照的“常记溪亭日暮,陶醉不知归路”……古代的文人墨客几乎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酒不及乱 酒都是用来表现一种礼仪、一种氛围、一种情趣、一种心情。人们在推杯换盏、觥筹交织间,追求一种快感,得到一种满足。但还是劝告一句,酒好莫贪杯!正如孔子所说:“美哉,唯酒无量,不及乱。”这里的酒不及乱,就是给后人定下了酒德的根本规范:饮酒不限量,主要的是自我掌握,不至于醉,不乱为限。心不乱、语不乱、形不乱、行不乱。 西周时代,周公曾禁酒,春秋时代,孔子对饮酒有了自己的鲜明看法,“唯酒无量、不及乱”。至现代,酒风大盛,饮酒方面很多人多有纠结,不妨读一读孔老夫子的"酒论",也许会有醍醐灌顶之效。 声明:中国网·中国酒频道宣布,转载此文请注明转自“中国网·中国酒频道”。文章目标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