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鱼不成宴,无酒不成席”,河南的鱼酒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安阳殷墟挖掘的甲骨片上,就发明了“鱼头酒”字样。如今,外地人一听说跟河南人喝酒,往往有些恐惧,他们以为河南人能喝也能劝 ,跟河南人拼酒一定会吃亏。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推举浏览:品酒和喝酒的差别,你知道吗) 之所以劝酒,是因为河南人实诚、好客,如果不让客人喝好,总认为没有召唤到位,总之,情义的深浅就体现在喝酒的多少上啦! 大家公认的是,河南人劝酒,浸染着一股艺术的气质与仁慈的霸气。有板有眼,循循善诱,没有丝毫讨价还价的余地,恍如软刀子杀人,于温藉融和之间,让人酩酊大醉。 而且,敬酒每一杯都有说法,每一种说法都有一套论证,人情圆滑,天文地理,深文周纳,无所不包,让人认为不满饮此杯,简直枉来人世。 河南酒桌上这些规则,你不可不知 同饮前三杯 宾朋皆坐,上第四道菜或六道菜后(三个菜是不喝酒的,三个菜喝为“断头酒”),尊长或东家便会提议同饮,饮毕,斟满酒杯,吃会儿酒菜,便同饮第二杯,然后便是第三杯。 说是随便,但有人提议同饮时,还是不得不喝。即至少3杯酒。 倒酒 同饮三杯后,东家便会出来给宾客倒酒,每人3杯酒,然后再与宾客同饮1杯,即每位宾客要喝4杯,至少3杯酒。 劝酒 众座若有初次会晤者,要喝“认识酒”,一般是“敬一个、端一个”的风气,客人要接收敬酒。 敬酒以见底为敬,但在向客人敬酒之前,你先得把酒杯中已有的酒喝完,然后由敬酒的人倒满,两人碰杯一饮而尽,也就是敬酒的人喝一杯,客人喝两杯,但敬的酒必定要喝完,注意:这是对敬酒者的尊敬。 端酒 敬酒者恭恭顺敬地双手捧酒,走到客人座位边,站立在客人的座位旁,向客人表达祝愿或感谢之意后,再将酒高高奉上,等客人喝完放下酒杯后再分开,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喝一满杯。 鱼头酒 在河南酒桌上,鱼是常见的,端上来后,鱼头要对准主宾或年长者。 有句话叫“头三尾四,脊五肚六”,即鱼的这四部位对着谁,谁便要喝几杯酒。 若有人把鱼眼睛夹给谁,谁便要喝3杯,此谓“高看一眼”,鱼两只眼睛,便是6杯; 若有人把鱼脸(即腮)夹给谁,谁便要喝2杯,此谓“赏个脸面”,鱼左右两腮便是4杯酒; 其间若有谁把鱼的背鳍夹给谁,谁便要喝3杯,此谓“一帆风顺”; 把鱼尾夹给谁便是“委以重担,娓娓动人”,需喝2杯; 鱼肚下面的鱼翅夹给谁可谓“展翅高飞”,又是3杯,如能把四个鱼翅都打发出去,便是12杯; 有人从鱼肚子里夹出的肉送与谁,意为“肝胆相照”,同饮2杯,即4杯; 有时为了凑热烈,把鱼肚皮所指处,定为“亲信之人”,脊背方向是“背靠大树好乘凉”; “望子成龙”、“早生贵子”,“多子多福”等都是用鱼做文章常用的行酒令,都是从鱼肚子里夹出一块肉来送与别人; 鱼菜渐凉,可用一句“团团圆圆”同饮1杯,然后吃鱼。 有时鱼头对着的主宾不想喝鱼头酒时,就用筷子捅捅鱼嘴“大家通通都喝”,然后便同饮1杯后吃鱼。 有的人不能喝酒,却又被鱼头所指,可以用筷夹片菜叶盖上鱼眼,这叫“一概(盖)不论”,随意大伙咋喝吧。 鱼头酒,与共享! 关于喝鱼头酒风气的来历,有各种传说。其中早的一个版本,跟商帝太甲有关。 据说在商朝第四代帝太甲即位时,大宴群臣,宴中,大臣伊尹为表心意,献上陶制鱼头形佳酿一坛,高声颂道:“鱼头酒,与共享!”遂将佳酿分饮,举坐皆喜。此后,鱼头酒方有声誉、位置象征之说 。 河南人名为“好酒”,实为“好客”!但酒虽好喝,切勿贪杯哦。奉送一句拒酒词:只要情感有,喝茶也是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