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酒被视为神圣的物资,酒的应用,更是庄严之事,非祀天地、祭宗庙、奉佳宾而不用。形成远古酒事运动的俗尚和作风。随酿酒业的广泛兴起,酒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涯的用物,酒事运动也随之普遍,并经人们思想文化意识的观照,使之程式化,形成较为体系的酒风气习惯。这些风气习惯内容涉及人们生产、生涯的许多方面,其情势活泼生动、姿势万千。我国悠长的历史,残暴的文化,散布各地的众多民族,酝酿了丰硕多姿的民间酒俗。有的酒俗留传至今。 一、传统的饮酒文化基础──酒德和酒礼: 历史上,儒家的学说被奉为治国安邦的正统观点,酒的习俗同样也受儒家酒文化观点的影响。儒家讲求"酒德"两字。 酒德两字,较早见于《尚书》和《诗经》,其含义是说饮酒者要有德行,不能象夏纣王那样,“推翻厥德,荒湛于酒”,《尚书·酒诰》中集中体现了儒家的酒德,这就是:“饮惟祀”(只有在祭祀时能力饮酒);“无彝酒”(不要经常饮酒,平凡少饮酒,以勤俭食粮,只有在有病时才宜饮酒);“执群饮”(制止民从 聚众饮酒);“禁沉沦”(制止饮酒过度)。儒家并不反对饮酒,用酒祭祀敬神, 养老奉宾,都是德行。 饮酒作为一种食的文化,在远古时期就形成了一很大家必需遵照的礼节。有 时这种礼节还非常繁琐。但如果在一些主要的场所下不遵照,就有犯上作乱的嫌疑。又因为饮酒过量,便不能自制,容易生乱,制订饮酒礼节就很主要。明代的袁宏道,看到酒徒在饮酒时不遵照酒礼,深感长辈有义务,于是从古代的书籍中采集了大批的资料,专门写了一篇《觞政》。这虽然是为饮酒行令者写的,但对于一般的饮酒者也有必定的意义。 我国古代饮酒有以下一些礼节: 主人和宾客一起饮酒时,要相互跪拜。晚辈在长辈面前饮酒,叫侍饮,通常 要先行跪拜礼,然后坐入次席。长辈命晚辈饮酒,晚辈才可举杯;长辈酒杯中的酒尚未饮完,晚辈也不能先饮尽。 古代饮酒的礼仪约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动作,表现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尝尝酒味,并加以赞赏令主人愉快;较后仰杯而尽。 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要回敬主人(叫酢),敬酒时还有说上几句敬酒辞。客人之间相互也可敬酒(叫旅酬)。有时还要依次向人敬酒(叫行酒)。敬酒时,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普通敬酒以三 杯为度。 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的五十六个民族中, 除了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一般不饮酒外,其它民族都是饮酒的。饮酒的习俗各民族都有奇特的作风。 二、原始宗教、祭祀、丧葬与酒: 从远古以来,酒是祭祀时的必备用品之一。 原始宗教来源于巫术,在中国古代,巫师应用所谓的“超自然力气”,进行 各种运动,都要用酒。巫和医在远古时期是没有差别的,酒作为药,是巫医的常备药之一。在古代,统治者以为:“国之大事,在祀在戎”。祭祀运动中,酒作为美妙的东西,首先要奉献给上天、神明和祖先享用。战斗决议一个部落或国度的生逝世 存亡,出征的勇士,在动身之前,更要用酒来鼓励斗志。酒与国度大事的关系由此 可见一斑。反应周王朝及战国时期制度的《周礼》中,对祭祀用酒有明白的规定。如祭祀时,用“五齐”、“三酒”共八种酒。主持祭祀运动的人,在古代是权利很 大的,原始社会是巫师,巫师的重要职责是奉祀天帝鬼神,并为人祈福禳灾。后来 又有了“祭酒”主持飨宴中的酹酒祭神运动。 我国各民族广泛都有用酒祭祀祖先,在丧葬时用酒举办一些典礼的习俗。 人逝世后,亲朋好友都要来吊祭逝世者,汉族的习俗是“吃斋饭”,也有的处所称为吃“豆腐饭”,这就是葬礼期间的举行的酒席。虽然都是吃素,但酒还是必不可少的。有的少数民族则在吊丧时持酒肉前往,如苗族人家听到丧信后,同寨的人一般都要赠送丧家几斤酒及其大米,香烛等物,亲戚送的酒物则更多些,如女婿要送二十来斤白酒,一头猪。丧家则要设酒宴接待吊者。云南怒江地域的怒族,村中若有人病亡,各户带酒前来吊丧,巫师灌酒于逝世者嘴内,众人各饮一杯酒,称此为“离别酒”。逝世者入葬后,古代的习俗还有在墓穴内放入酒,为的是逝世者在阴间也能享受到人间饮酒的乐趣。汉族人在清明节为逝世者上坟,必带酒肉。 在一些主要的节日,举办家宴时,都要为逝世去的祖先留着上席,一家之主这时也只能坐在次要地位,在上席,为祖先置放酒菜,并示意让祖先先饮过酒或进过食后,一家人能力开端饮酒进食。在祖先的灵象前,还要插上蜡烛,放一杯酒,若干碟菜,以表达对逝世者的衰思和敬意。 三、重大节日的饮酒习俗: 中国人一年中的几个重大节日,都有相应的饮酒运动,如端午节饮“菖蒲酒”,重阳节饮“菊花酒”,除夕夜的“年酒”。在一些处所,如江西民间,春季插完禾苗后,要欢聚饮酒,庆祝丰产时更要饮酒,酒席散尽之时,往往是“家家扶得醉人归”。节日的全新说明是:必需选举一些日子让人们欢聚畅饮,于是便有了节日,而且节日很多,几乎月月都有。代代相传的举国共饮的节日有: 1.春节 俗称过年。汉武帝时规定正月初一为元旦;辛亥革命后,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春节期间要饮用屠苏酒、椒花酒(椒柏酒);寓意吉祥、康宁、长寿。 “屠苏”原是草庵之名。相传古时有一人住在屠苏庵中,每年除夕夜里,他给邻里一包药,让人们将药放在水中浸泡,到元旦时,再用这井水对酒,合家欢饮,使全家人一年中都不会染上瘟疫。后人便将这草庵之名作为酒名。饮屠苏酒始于东汉。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这样的记录:“屠苏酒,陈延之《小品方》云,‘此华佗方也’。”元旦饮之,辟疫疠一切不正之气。”饮用办法也颇讲求,由“幼及长”。“椒花酒”是用椒花浸泡制成的酒,它的饮用办法与屠苏酒一样。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有这样的记录,“俗有岁首用椒酒,椒花芬香,故采花以贡樽。正月饮酒,先小者,以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与酒。”宋代王安石在《元旦》一诗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北周庚信在诗中写道:“正朝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吐随铭主,椒花逐颂来”。 2、灯节:又称元宵节、上元节。这个节日始于唐代,因为时光在农历正月十五,是三官大帝的诞辰,所以过去人们都向天宫祈福,必用五牲、果品、酒供祭。祭礼后,撤供,家人团聚畅饮一番,以祝愿新春佳节停止。晚上观灯、看烟火、食元宵(汤元)。 3.中和节:又称春社日,时在农历二月一日,祭祀土神,祈求丰产,有饮中和酒、宜春酒的习俗,说是可以医治耳疾,因而人们又称之为“治聋酒”。宋代李在诗中写道:“社翁今日没心境,为乏治聋酒一瓶。恼乱玉堂将欲通,依稀巡到等三厅”。据《广记》记录:“村舍作中和酒,祭勾芒种,以祈年谷”。据清代陈梦雷纂的《古今图书集成·酒部》记录:“中和节,民间里闾酿酒,谓宜春酒”。 4.清明节:时光约在阳历4月5日前后。人们一般将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为一个节日,有扫墓、踏青的习俗。始于春秋时代的晋国。这个节日饮酒不受限制。据唐代段成式著的《酉阳杂俎》记录:在唐朝时,于清明节宫中设宴饮酒之后,宪宗李纯又赐给宰相李绛酴酒。清明节饮酒有两种原因:一是寒食节期间,不能生火吃热食,只能吃凉食,饮酒可以增长热量;二是借酒来平缓或暂时麻醉人们哀悼亲人的心境。古人对清明饮酒赋诗较多,唐代白居易在诗中写道:“何处难忘酒,朱门美少年,春分花发后,寒食月明前”。杜牧在《清明》一诗中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纭,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端五节、重五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节。时在农历五月五日,大约形成于春秋战国之际。人们为了辟邪、除恶、解毒,有饮菖蒲酒、雄黄酒的习俗。同时还有为了壮阳增寿而饮蟾蜍酒和沉着安息而饮夜合欢花酒的习俗。较为广泛及传播较广的是饮菖蒲酒。据文献记录:唐代光启年间(885—888年),即有饮“菖蒲酒”事例。唐代殷尧藩在诗中写道:“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叹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后逐渐在民间普遍传播。历代文献都有所记录,如唐代《外台秘要》、《千金方》、宋代《太平圣惠方》,元代《元稗类钞》,明代《本草纲目》、《普济方》及清代《清稗类钞》等古籍书中,均载有此酒的配方及服法。菖蒲酒是我国传统的时令饮料,而且历代帝王也将它列为御膳时令香醪。明代刘若愚在《明宫史》中记录:“初五日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