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酒是一个盛行了千年的产物,在盛唐时期便已经非常的知名,古代的诗人还凭借着他们创造了非常多经典的诗句。可你知道吗,在盛唐时期流行的佳酿并不是现在家喻户晓的白酒,而是米酒。那么米酒为什么在唐朝盛行,适饮场景有哪些呢? 米酒又称谷物发酵酒,是通过将谷物蒸熟后拌与发酵粉置于缸中,密封,待发酵一段时间后便能成酒。唐人酿造的米酒又分为清酒和浊酒。 清酒酿造时间长、酒精浓度高、甜度低,透明度较清,但酿造的工艺复杂浊酒则相反。时间短、浓度低、甜度高,也比较浑浊,酿造工艺简单。因此,唐代米酒的生产主要以浊酒为主。另外,唐代人称米酒为“白酒”,此“白酒”非现在我们所饮的白酒。他们常以酿酒的原料为酒名,因用白米酿造米酒,故称“白酒”。 唐代节日多饮酒,其中各个阶层较为普遍饮酒的是过年、正月晦日、中和节、寒食日、上已日、端午节、重阳节、腊日等。过年饮柏叶酒、屠苏酒,中和节饮中和酒,端午节饮菖蒲酒,重阳节饮菊花酒,其他节日饮酒类别不详。 饯行亦称祖席,祖筵等,是送别的宴席。唐代饯行饮酒的诗在《全唐诗》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杂家》诗句“祖席诸宾散,空郊匹马行”、《送吕漳州》诗句“今朝一壶酒,言送漳州牧”等皆说饯行饮酒这一习俗,由此可见当时的人们还是很重感情的。 婚礼饮酒是我国的古俗,唐代沿用。唐传奇中多有描述,《樱桃青衣》有拜席设宴以会亲表;《郑绍》有夫妻饮交杯酒誓为伉俪等内容的习俗。 大酺日是唐代全国较为普遍的饮酒日,也称赐酺,是古代皇帝因改换年号、册立太子、公主出嫁和吉兆等国家大喜事而下诏,特准许臣民聚饮的日子,按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国庆日。大酺的时间长短不一,有三日、五日、七日和九日之别。 唐朝人果然是特别懂得享受也特别浪漫的朝代,能够边喝酒还作出那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闲的时候大家可以细细品味唐朝时流行的几大酒类,感受一下唐朝的荣耀与居民的惬意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