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品酒的神秘面纱 品酒说起来很玄,其实并非如此。很多人想象中的品酒师乃是天生丽质,感官敏锐得如同电子仪器。还有一些文章,更是把品酒的进程也说得神乎其神。实际上,品酒是一个完整以个人的主观印象为主导的运动,每个人对于一款酒都会有不同的意见,这些意见见仁见智,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或者错。 单纯从技巧角度讲,品酒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看色,闻香和品尝,这个进程用上一个小时就可以学得有模有样。仅仅控制技巧,又不能叫完整理解如何品酒,因为他还须要大批的经验。有了经验,能力够断定葡萄酒的质量属于什么样的水准;对于某个产区,某个葡萄品种或者某个年份来说,这款酒是不是典范?抑或偏酸、偏甜、偏涩,等等。知道一款酒有多好,就是依附品酒人通过与自己喝过较好的和较差的酒比拟得出的结论。自然,对于有经验的品酒者来说,比如那些品酒师,对于一款酒作风的意见虽然有可能不同,但是对于一个固定的评分系统来说,不同的品酒师给出的分数却往往相近,也就是因为他们更加懂得葡萄酒,知道较好的和较差的酒大体是什么样子。 积聚经验没有别的方法,只有多品尝多记忆。在国外一个初级的品尝课程可能就须要品尝将近100种不同的葡萄酒,选择这些酒也是要以代表不同产区,不同年份,不同葡萄品种的典范特色为尺度。通过对这些酒的品尝,树立对于葡萄酒世界的一个根本认识,避免管中窥豹之嫌。总有些朋友问我,怎么能学品酒,在国内还没有什么处所开设专业的品酒课程的情形下,较好的方法就是同时开几款不同的酒比着喝。在只开一瓶酒的情形下,一般人很难注意到其中的与众不同之处,除非是那些有相当的品酒经验,非常熟习其它酒的特色。对于刚刚入门级的葡萄酒玩家,比较品尝绝对是进步品酒程度的捷径。 品酒会 现在问题来了,一个人同时开好几瓶酒总是不太经济,所以要想同时品尝不同的酒,就要加入品酒会了。品酒会有的是酒商举行的;有的会是一些葡萄酒推广集团或葡萄酒俱乐部举行的;有些餐厅酒吧定期也会办;实在找不到,自己约上朋友也可以办。不过目前看来,国内举行品酒会较多的还是那些酒商们。作为他们推广产品、接待客户的一部分,北京绝大部分进口葡萄酒代理商都会定期在一些餐厅举办品酒运动。在酒商的品酒会上,一般会集中推举某一个酒厂的产品,让葡萄酒喜好者有机遇对一个特定的酒厂有个全面懂得。自然商业气味比拟浓厚,对于葡萄酒知识的介绍比拟少,针对性也比拟片面地局限在介绍某个酒厂,倾销某些酒上。但这仍然是一个品尝多种不同葡萄酒的好机遇,只要把握这一点,这样的运动就多多加入也是无妨,多品酒的机遇是每个葡萄酒喜好者都要珍爱和把握的。 前不久就加入了一个桃乐丝在北京的一个意大利餐厅的品酒会。桃乐丝是西班牙嘉泰罗尼亚地域的有名酒庄。这次的品酒会品尝的是他们合适日常饮用的葡萄酒,两款白葡萄酒是:西班牙JeanLeon酒厂的MuscatParellada2002和新西兰霍克湾的TeMataEstate,“Woodthorpe”SauvignonBlancHawkesBay2003。红酒则有:木桐酒庄的量产酒MoutonCadetMedoc2002,TeMataEstate,“Woodthorpe”Cabernet/Merlot2002,及西班牙JeanLeon酒厂的“Terrasola”SyrahCarinana2001。 几款红酒都不算精彩,有很重的美国橡木味道,虽然浓郁甜蜜,但是缺乏了个性。那款Muscat白酒,算是国内少有能喝到的Muscat干白酒之一,十分芬芳,而那款新西兰的Sauvignon则轻淡柔和带有淡淡不过火的木香。这些酒虽然少了些个性,却都是质量可信,尤其是在餐厅,有饭有菜,有酒有朋友,谁说喝葡萄酒非要文诌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