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看到武松连喝十八碗酒,照样上井冈山打猛虎,李白喝完一斗酒,照样能够写出传世千年的锦绣诗词,你会不会认为古人都特殊能喝酒? 推举浏览:古代酒的计量单位是什么 其实,不是古人广泛酒量很大,而是他们喝的酒,不是蒸馏酒,而是发酵酒。这种酒,与如今的米酒和黄酒较为类似,酒精度数比拟低,多数只有几度左右,度数高的也就是十几度。 因此,我们在古代小说和古装影视剧中,通常见到豪放之人行走江湖,路上碰到酒铺歇脚,几乎不点菜也能喝几杯,就是因为喝的是度数很低的水酒,有解渴的作用。 即便如此,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武松都称得上豪饮之人。如果将武松连喝十八碗的酒,换算成如今我们常喝的50度左右的白酒,他的酒量有一斤半左右。 那么,属于蒸馏酒的白酒是什么时候涌现的呢?这个说法至今没有定论,后人从文献记录和出土文物等断定,有汉代、唐代、宋代、元代等之说。(古琴与酒毕竟有何关系) 不过,杜康哥认为涌现在元朝初期的可能性较大。为什么?因为与发酵酒不同的是,白酒还须要经过蒸馏的工序,而这是从蒙古人传到中原的技艺,本来的音名叫“阿刺吉”,这在忽必烈的饮膳太医忽思慧的《饮膳正要》中有明白记录。 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记录:“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盛取滴露,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而清代檀萃也曾在《滇海虞衡志》中说:“盖烧酒名酒露,元初传入中国,中国人无处不饮乎烧酒。” 但由于元朝统治中原的历史较短,因此,即使在明朝时代,许多人并不习惯喝白酒,直到清朝时代,蒙古人后裔再次侵入中原,白酒才代替米酒和黄酒等发酵酒,渐渐成为社会花费的主流。 而在唐代及以前,虽然文献中有烧春、烧酒、白酒的记录,但那时的白酒指的是米酒,而所谓烧酒,也只是因为酿酒技艺晋升,导致所酿之酒的度数相对较高,才被人们习惯性那样称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