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文化历史悠长,而且古往先来,很多的文人志士也都做过很多关于酒的诗词歌赋。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大国,对于酒的礼仪及酒德也是有很多的请求的。下面好酒网酒文化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酒文化中的酒德。 一是量力而饮。即饮酒不在多少,贵在适量。要准确估计自己的饮酒才能,不作力不从心之饮。过量饮酒或嗜酒成癖,都将导致严重效果。《饮膳正要》指出:“少饮为佳,多饮伤神损寿,易人天性,其毒甚也。醉饮过度,丧生之源。”《本草纲目》亦指出:“若夫沉沦无度,醉认为常者,轻则致疾败行,甚则伤躯殒命,其害可甚言哉!”这就是说,过量饮酒一伤身材,二伤大雅。有的人或赌酒争胜,或故作豪饮,或借饮浇愁,都是愚蠢的表示,懦夫的行动。正如郭小川在《祝酒歌》里所咏唱的:“酗酒作乐的是浪荡鬼,醉酒哭天的是窝囊废,饮酒赞前途的是咱社会主义新人这一辈!” 二是控制有度。十分酒量较好只喝到六七分,饮酒才不乱。《三国志》裴松之注引《管辂别传》,说到管辂曾有劝人与之共勉的酒德之谈:“酒不可极,才不可尽。吾欲持酒以礼,持才以愚,何患之有也?”就是力戒贪杯与逞才。明代莫云卿在《酗酒戒》中也论及:与友人饮,以“唇齿间觉酣然以甘,肠胃间觉欣然以悦”为佳,超过此限,则立即“覆斛止酒”(杯倒扣,以示决不再饮)。对那些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为由劝其再饮者则以为“非良友也”,这也是节饮的模范。相反,信陵君“与宾客为长夜饮,……旧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曹植“任性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常饮酒无欢,遂发病薨”,享年仅41岁。历史的教训,值得注意。 三是饮酒不能强劝。清代阮葵生所著《茶余客话》引陈畿亭的话说:“饮宴若劝人醉,苟非不仁,即是客气,不然,亦俗也。君子饮酒,率真量情;文士儒雅,概有斯致。夫唯市井仆役,以通为恭顺,以虐为大方,以大醉为欢快,土人亦效斯习,必无礼无义不读书者。”能人饮酒,不仅是败坏这一赏心乐事,而且容易出事,甚至丧命。因此,作为主人在招待客人时,既要热忱,又要恳切;既要热烈,又要理智。切勿能人所难,执意劝饮。还是主随客便,自饮自斟为好。 生涯中离不开酒,酒在新春佳节更是唱响主角,少饮多滋味,适量益健康;饮酒若过火,身心两遭殃。豪饮无度,自然会起到“物极必反”之效果。逢年过节,喜事庆典,会友邀宴喝点酒的确能增加节庆欢快氛围。但我们仍应记取古人的酒德良言,控制“酒度”(分寸)。民谚说得好:“好花乘着半开时,好酒宜在半醉中”。请君记住这一句歌词:“留一半苏醒留一半醉”,较好连一半醉也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