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酒令是中国人在饮酒时助兴的一种特有方式,古时候人们也将它称之为“酒戏”,即饮酒的助兴游戏。一般是指席间推举一人为令官,余者听令轮流说诗词、联语或其他类似游戏,违令者或负者罚饮,所以又称"行令饮酒"。 酒令的起源可追溯到东周时期。《韩诗外传》还记载:“齐桓公置酒令曰:‘后者罚一经程!’管仲后,当饮经程(酒器),而弃其斗,曰;‘与其弃身,不宁弃酒乎。’”齐桓公和管仲为东周初年人,这表明距今2600多年前已有了酒令的名称。 秦汉之间,民间流行在席间联句,谓之曰“即席唱和”。《后汉书 · 贾逵传》说:“(贾逵)尝做诗、颂、书、连珠、酒令凡九篇。”东汉贾逵还撰写《酒令》专著,也算是早记载关于酒令的书籍。西汉时,为了使酒令进行得顺利,严明赏罚,而且行令时已有“监酒”、“令官”之说。 西汉刘向的《战国策 · 齐策二》中所写“画蛇添足”的故事,不仅仅是一则知名的成语故事,还是一则酒令故事。书中提到:因为酒“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于是在地上比赛画蛇,先画成的人就可以喝酒。结果先画成的人本可以饮酒,可他却要给蛇¨添足”。“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于是,酒给别人拿去喝了。 唐、宋是我国历史上经济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在这个时期,酒令也有了很大发展。《旧唐书 · 李君羡传》就记载有唐太宗设宴款待文武时行令助兴的故事。“唐人饮酒必为令为佐欢”,唐朝当时较盛行的有“藏钩”“射覆”等几种。《胜饮篇》中有:“唐皇甫松手势酒令,五指与手掌节指有名,通吁五指为五峰,则知划拳之戏由来已久。” 另外,南宋的高宗还下诏将行酒令器具牙牌颁行天下,更是后无来者的推波助澜之举。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专为行酒令制作的器具,如、筹子、彩笺和鞋杯等。特别是鞋杯,是宋代文士的发明创造。 酒令在明、清两代发展到另一个高峰。在明人朱国祯的《涌幢小品》中就记载有朱元璋与武符行抓阄赌酒令故事。明清时期酒令品种在前代的基础上更加丰富,可谓五花八门,凡世间事物等、人物、花木、虫禽、曲牌、词牌、诗文、戏剧、小说、月令、八卦、风俗、节令、药名皆可入令。行酒令的器具也更丰富了,可分为射覆、划拳、筹子、口头文字等若干类。特别盛行¨拧酒令儿”,即不倒翁。先拧着它旋转,一待停下后,不倒翁的脸朝着谁就罚谁饮酒,粤人称“酒令公仔”。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酒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不论圣贤将相还是文人雅客,把酒言欢皆是人生之美事也。如今爱酒的人不在少数,爱酒更要懂酒,懂酒的人才能把酒喝出另一番味道来。行酒令,是无形之中祝酒兴的一道别样佳肴,让酒局气氛更加轻松、活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