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是中华民族历史较悠长、较古龙的酒种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酒种。历史上,黄酒名品数不胜数。它与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迄今已有5000年的悠长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黄酒是以稻米、黍米、玉米为原料,以曲和酒母作糖化发酵剂,经发酵、压榨、陈贮、勾兑、检验而精心酿造成的发酵酒。色泽澄黄,清亮透明,具有奇特的浓郁香气,味醇和鲜美,养分成分丰硕。 由于蒸馏白酒的发展,黄酒产地逐渐缩小到江南一带,产量也大大低于白酒。但是,酿酒技巧精髓非但没有被抛弃,在新的历史时代反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黄酒产地较广,品种很多,着名的有绍兴加饭酒、福建老酒、江西九江封缸酒、江苏丹阳封缸酒、无锡惠泉酒、广东珍珠红酒、山东即墨老酒等。但是被中国酿酒界公认的、在国际国内市场较受欢迎的、较具中国特点的,首推绍兴酒。 《吕氏春秋·顺民篇》记录,越王勾践出师伐吴时,父老向他献酒,他把酒倒在河的上流,与将士们一起迎流共饮,于是士卒感奋,战气百倍,历史上称为“箪醪劳师”。宋代嘉泰年间修撰的《会稽志》说,这条河就是现在绍兴市南的投醪河。以上关于勾践的这些记录解释,早在2500年前的春秋越国时期,酒在绍兴已经十分风行。 西汉承秦末大乱之后,减轻劳役赋税,与民休息,增进了农业生产,也活泼了工商业。天下安宁,经济发展,人民生涯得到改良,酒的花费量相当可观。为防止私人垄断,也为增长国度财收,汉武帝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初榷酒酤”,和盐铁一样,实施专卖。这是后来历代酒类专卖和征收酒税的来源。绍兴地处东南,不产稷粟,向以稻米为酿酒的原料。所以当时绍兴处所所产之酒,虽不如今天的绍兴酒那样驰名遐迩,但无疑是属于上乘的。 东汉时代,会稽郡在越国时代开发富中大塘,兴建山阴故水道、故陆道基本上,进一步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公元102—115 年在今禹陵乡一带建造了大型滞洪水库洄勇潮,从此使绍兴水利从小型水库跨入大型水库,至永和五年(140年)会稽太守马臻动员大众围堤筑成鉴湖,把会稽山的山泉汇集于湖内,为绍兴处所的酿酒业供给了优质、丰沛的水源,对于进步当地酒的质量,成为以后闻名中外的绍兴酒起了主要作用。 魏晋之际,司马氏和曹氏的夺权奋斗十分剧烈残暴,氏族中很多人为了躲避抵触尖利的现实,往往纵酒佯狂。会稽是当时大郡,名士云集,风尚所及,酿酒饮酒之风大盛。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日,王羲之与名士谢安、孙绰等在会稽山阴兰亭举办“曲水流觞”的盛会,乘着酒兴写下了千古珍品《兰亭集序》,可以说是绍兴酒史中熠熠生辉的一页。他儿子王徽之“雪夜访戴”的故事,也可以说是绍兴酒史中的一段佳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