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阳冈位于山东省聊城阳谷县城东16公里张秋镇境内,传说为《水浒传》中描写的武松打虎处,在景阳冈酒道馆的酒都部分,以纪年的方法记录了景阳冈酒业从远古走来的时光和大事。 从这里可以看出,豪杰的景阳冈酒,不仅仅有着深远的历史基础,同时,每个历史阶段都有着镌刻在景阳冈发展史上的光辉故事和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读来令人铭刻在心,备受鼓励。这里摘录下来,以飨读者。 公元前22世纪以前,中国酿酒鼻祖之一仪狄,曾在阳谷县境内景阳冈邻近酿酒。公元736年(唐玄宗年间)在景阳冈周边村镇有数家酿酒作坊。公元1060年(宋神宗年间)宋神宗御赐“贵人佳酒”金匾,并征调京城,遂为“贡酒”。公元1112年(北宋徽宗政和二年)即是武松打虎年代,又是《金瓶梅》词话开篇之年,景阳冈酒时为“透瓶香”、“三碗不过冈”和“出门倒”,随《水浒传》、《金瓶梅》的问世而传播民间,远播中外。公元1289年(元至元二十六年)张秋境内会通河开通,张秋成为鲁西商业中心,酒坊增至数十家,好酒随运河商船载往南北各地。公元1619年(明万历年间)《金瓶梅》成书年代,运河文化的兴盛带动了阳谷运河三镇的经济繁华,增进了景阳冈周围酿酒业的发展。公元1743年11月6日,(清乾隆八年)山东巡抚喀尔吉善曾奏明皇帝,查禁阳谷、张秋一带烧酒作坊,但禁而不绝。1901年(清光绪27年)漕运停业,运河淤积,景阳冈一带酿酒业随之衰落。民国初年,县内酿酒作坊已有50余家,原料以高粱、黄米、小米为主,泥池发酵,锡锅蒸馏。抗日战斗、解放战斗时代,因局面不定,兵祸灾荒不断,食粮断缺,酿酒业再度衰落,县内仅剩几家酒坊。 1958年,阳谷县把疏散在景阳冈周边的小酒厂集中起来,在县城紫石街建成阳谷县酒厂并投产,沿用传统办法酿制白酒,原料不足时以茅根、麦秸代之。1970年,阳谷县酒厂已形成年产瓜干白酒300吨的生产才能。1979年,阳谷县酒厂在挖掘本地传统白酒酿制工艺基本上,试制胜利高级白酒“景阳冈陈酿”。1986年,阳谷县酒厂同贵州茅台镇赖士伦合作,开端生产“赖茆酒”,并被誉为“山东茅台”。次年该酒被评a为“山东名酒”。1987年,阳谷县酒厂更名为“山东景阳冈酒厂”,同年,“景阳冈陈酿”被评为“山东省优质产品”。1996年,为适应市场需求,胜利开发了景阳冈1#、2#、3#酒,该产品相继被评为“山东名牌”产品、“山东省有名商标”和“山东省质量免检产品”。2000年,胜利开产生产了健康型、高科技、磁化白酒“景阳冈四代酒”。2002年,38度浓香酒被评为“中国名牌商品”。2003年至2005年,企业持续三年被评为“中国白酒工业百强企业”。2004年,景阳冈酒被评为中国市场产品德量用户满意“前列品牌”。2006年被评为“中国食操行业酒业影响力100强”和“山东十大名酒”。2007年被评为“中国食操行业信誉评价AA级”和“山东省白酒工业三十强”。2009年6月,景阳冈酒被评为“中国白酒十大品牌”。2010年1月,景阳冈酒被评为“中国十大名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