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诗酒之乡射洪,大家就会联想到唐代诗人陈子昂和“沱牌曲酒”。但“扒一扒”射洪的酿酒历史才知道,较早名扬四海的射洪美酒还不是“沱牌曲酒”,而是“射洪春酒”。 据史书记录,早在西汉时代,射洪就有人酿酒。当时,射洪的酿酒作坊以稻黍粱为原料,药曲发酵,小缸封酿,酿出的酒色绿而味寒,得名“射洪春酒”。唐代,陈子昂赴洛阳设金樽绮筵,带去故乡美酒接待宾朋,“射洪春酒”从此名震京华。后来,杜甫追寻陈子昂宦游射洪,品“射洪春酒”后写下千古绝句,“射洪春酒寒仍绿”。射洪酿酒工艺不断改进升级,并逐渐实现批量生产。宋代,“射洪春酒”以纯净、透明、甘、醇、甜诸味调匀而著名;明代,酿“谢酒”,清冽馨香,名噪蜀中;清代乾隆时代,射洪的酿酒作坊发展到百余家,酿造方法也从小缸到窖池改变。清末,酒商李明方从古酒坊易名而来“泰安作坊”, 该作坊位于射洪县南柳树镇(现“沱牌镇”),始建于唐代,建筑面积近千平方米。民国年间,泰安作坊在继承唐代“春酒”、明代“谢酒”的传统酿造技巧的基本上,采取新的配制办法,酿出具有“春酒寒绿、谢酒醇、浓香清冽”的曲酒,这就是“沱牌曲酒”的前身。那“沱牌曲酒”一名是如何得来的呢?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在泰安作坊前,李氏开设有酒肆,取名“金泰祥”。由于李氏得“射洪春酒”真传,并汲当地青龙山麓沱泉之水,酿出的酒味浓重,甘爽醇美,取名“金泰祥大曲酒”。金泰祥的生意日盛,门前常常排长龙。由于金泰祥大曲酒用料讲究,工艺庞杂,产量有限,每天皆有部分酒客慕名而来却因酒已售完抱憾而归,翌日再来还须重新排队。掌柜李氏见此心中不忍,遂制小木牌若干,上书“沱”字,编上序号,发给当天排队但未能购到酒者,来日凭“沱”字号牌可优先沽酒。此举深受酒客欢迎。从此,凭“沱”字号牌而优先买酒成为金泰祥一大特点。民国初年,前清举人马天衢回乡养老,小饮此酒顿觉甘美,又见“沱”字号牌,遂乘兴写下“沱牌曲酒”四字,寓以“沱泉酿美酒,牌声誉千秋”之诗意,掌柜李氏从此将“金泰祥大曲酒”正式更名为“沱牌曲酒”,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