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四川酒文化,是我国酒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尤其是以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全兴、沱牌、郎酒“六朵金花”为代表的传统白酒,几乎占了全国名酒的40%,二线品牌有丰谷、小角楼、汉唐贡、杜甫酒等等,在世界上也享有很高的美誉度。考核研讨川酒的历史,对认识古代酒文化的形成,增进白酒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到了商代中期,中国人将曲、蘖分别,单独制曲酿酒,实现了酿酒工艺上的重大突破。在商周出土的各类文物中,酒器就占了40%的比重。由此可见,这时的酒对古代人类社会生涯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主要影响。 “三星堆”见证川酒始于汉代四川酿酒历史来源于何时,历来众说纷纷。但随着20世纪大批文物出土,遂日渐清楚。1959年和1980年,彭县竹瓦街两次发明战国青铜器,出土有尊、觯等酒器10多件,铸造程度与河南殷墟相当。1976年,绵竹出土了战国中期的铜?、提梁壶等11件,证明在中国名酒剑南春的发源地,至少在2400年前已开端酿酒。 1985年,在绵竹剑南春所在地,考古工作者在发明地下窖池的同时,还发明了一块“永明五年”的南齐纪年砖。依据出土层的叠压关系和出土器物的时期特点,以为绵竹的地下窖池建造年代,应不晚于南北朝南齐永明五年,即公元487年。 几乎与此同时,距绵竹仅30公里的广汉“三星堆”更有惊人发明,3000年前至3500年前的大批陶酒器横空降生,从酿造、贮藏到饮用的酒a器亦应有尽有。 三星堆遗址的挖掘,从此打破了中华民族来源于黄河流域的传统学术观点,形成了古蜀地域也是中华民族文明发源地之一的新观念。就酒文化而言,在当时的川西地域就有了相当高的酿酒程度,应当说,川西的饮酒之风与中原同样风行。 广汉、绵竹、彭县三地彼此相距不过30余公里,即使在交通、通信很不发达的古代,经济文化的来往也应当非常紧密而频繁,其酿酒历史无疑也应趋于同步发展。20世纪七八十年代,考古工作者还在泸州、宜宾等地的出土文物中,发明了不少汉代酒器。 由此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四川呈V形状的名酒散布区域,大约在汉代及汉代以前就根本形成了。
|